秋风起,不仅带来了寒意,也为我们的血管健康拉响了“警报”。很多人会发现,原本控制得好好的血压升高了,偶尔还会感到胸闷、头晕。这背后,可能就是血管发出的信号,稍有不慎,血栓便可能悄然形成。
为什么秋冬季血管说堵就堵?
血管堵塞通常是一个缓慢过程,开始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当血管狭窄到一定程度,血液流动受阻,就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理论上,血栓可以发生在动脉和静脉系统内的任何地方。但身体这几处的血管更加容易堵:
心脏血管堵:可造成心肌梗死;
大脑血管堵:可造成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血管堵:可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为什么秋冬季血管更容易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表示,气温下降,特别是寒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管阻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在气温下降的季节,人们往往会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这可能引起胆固醇和血脂升高,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留意身体发出的这些“警报”
心脏血管堵:胸痛背痛、有放射性。
心脏血管堵塞指的是冠心病,典型症状是胸痛,稳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这类胸痛会因为停止活动、充分休息而缓解,持续时间不会太久(如超过20分钟需怀疑心梗)。而且患者的不适症状存在放射性,前胸后背、左肩左臂、下颌牙齿疼痛都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需要进一步诊断。
大脑血管堵:头晕头痛、眼前发黑。
脑梗患者早期会出现头晕头痛、嗜睡乏力、频繁眼前发黑、脚踩棉花、一过性失语、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等症状。
下肢血管堵:单侧腿肿、麻木疼痛。
最常见的情况是伴有肢体的肿、胀、疼痛。当明显感觉两条腿粗细不一样时,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就比较大。当血液中存在血栓,四肢还会因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日常生活中若突然感到腿疼、有压迫感或下肢麻木,一定要警惕。少数人会伴有胸痛、咳血、胸闷等情况,要小心是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