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2025-03-20

冬春交替之际,正值流感等疾病的多发时节,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成为焦点。专家提示,奥司他韦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不能盲目使用和滥用。非流感病毒感染时服用奥司他韦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流感治疗要抓住48小时黄金期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专家表示,针对甲流有很好的治疗办法,但要尽早用药,从出现症状到用药的时间间隔越短,药物起效时间就越快。临床上常说,要抓住48小时治疗黄金期。目前专门针对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物就是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能够快速起效,阻止病毒复制,迅速缓解症状。

建议市民家中常备解热镇痛药

奥司他韦通常需要每天服用2次,连续5天,也可用于预防流感;玛巴洛沙韦在确诊流感后仅需服用一次,起效更早,但更易导致耐药。奥司他韦适用于各年龄段,玛巴洛沙韦适用人群相对局限,目前孕期、哺乳期、5岁以下儿童国内尚不建议使用。专家建议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药物。

除了抗病毒治疗之外,市民家中也可以常备一些对症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复方感冒药中有解热镇痛成分,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不要重复使用。

奥司他韦对非流感病毒无效

专家提醒,奥司他韦并非万能,它是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对于非流感病毒的感染治疗是无效的,在服用前需要确认是否感染流感病毒。在非流感病毒感染时服用奥司他韦不仅无效,而且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头痛等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