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黄镇寨桥卫生院通过四级中医馆现场评价。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五级中医馆3家,四级中医馆5家,顺利实现“十四五”期间基层等级中医馆建设规划目标,全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星级”中医馆: 实现中医药服务能力新跨越
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守护民众健康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今年以来,寨桥卫生院参照四级中医馆标准,对中医科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硬件提升上,对中医诊室重新进行布局,改善设施设备、增设中医药健康知识角,营造古朴厚重中医药文化氛围。在能力提升上,与武进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按“一院一专科一策略”开展中医专科共建,选派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科青年医师与武进人民医院专家进行师徒结对,每周跟班学习;选派护理骨干赴武进中医医院进修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并在全院推广;积极引进武进人民医院和武进中医医院中医专家定期来院坐诊带教,涵盖中医内科、中医伤科和中医骨科,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持续提升中医馆建设软实力。
共享中药房: 开启“一站式”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是王女士吗?这是您代煎的中药,请收好。”近日,60多岁的王阿姨因睡眠不佳到寨桥卫生院看中医调理,以往还得再往返一次医院取药,很麻烦。这次听说中药不仅能代煎还直接免费快递到家,她开心地选择了代煎代配服务。这不,第二天上午她就收到了已灌装成袋的中药包裹。今年10月,寨桥卫生院正式启用共享中药房,运行1个月以来,共享中药房已开具处方628张,其中涉及膏方、丸剂及代煎、代配饮片等。
今年,区卫健局积极推进共享中药房建设工作,选取了漕桥、寨桥2家基层医疗单位试点运行。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处方通过系统传送到医共体审方中心,经过严格的审方流程后再将处方发送至共享中药房,由专业中药师按照处方进行调配、煎煮,最后通过专业的物流配送将煎好的中药及时送到患者手中,从开方到收药基本实现“次日达”。
共享中药房的运行,实现了乡镇卫生院问诊、互联网处方传送、智能煎药免费配送一体化,弥补了以往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品种少、储存条件差、专业药师匮乏等问题,促进了城乡中医药服务均等化,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多元形态: 激发中医药服务新活力
今年夏天,一款中药驱蚊香囊在我区备受欢迎,把它挂在车里、房间,就能有效避免蚊虫侵袭,还你一个清净空间。今年以来,武进中医医院研发推出了中药药枕、中药经络锤、中药面膜等一系列特色中医药产品,深受群众喜欢。
为满足上班族、学生群体的夜间就医需求,该院在暑期还推出中医“夜门诊”,提供针灸、推拿、艾灸等众多中医传统特色治疗,让上班族们不用请假扎堆,就能在“夜门诊”来一场身体“养护套餐”,为疲惫的身体“充充电”。常超足球联赛期间,该院组建“武中医后援团”主动对接球队,在赛后为球员提供火龙罐、针灸推拿、铜砭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为球员疏通经络,促进运动损伤恢复。诸多创新举措,拓展了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保健、健康保障和运动体育等多场景中的新应用。
此外,我区多家医疗单位还积极组建医疗团队深入乡镇社区广场、商超等人流密集场所,为群众提供脉诊、体质辨识、中药茶饮等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艾灸、推拿、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增强群众对中医疗效的直观感受。截至目前,已开展免费义诊20余场次,创新开展中医夜市活动4场、中医药特色体验活动5场。
区卫健局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整合中医药资源,拓展服务内涵,创新传播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更深融入群众生活,持续增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认同感和满意度,为构建健康武进贡献更多中医药力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