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相伴 为慢病患者撑起“健康伞”

2025-11-13

近日,武进区湖塘镇鸣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凭借在慢性病筛查与防治领域的显著成果以及扎实的工作实践,被确认为“2025年江苏省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成单位”。至此,我区已有3家省级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成单位,慢病防控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慢筛中心: 一站式筑牢健康防线

“以前查糖尿病并发症得往大医院跑,现在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做颈动脉超声,还能咨询专家,太方便了!”近日,家住鸣凰的王阿姨,在鸣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筛防中心,做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忍不住为这里的服务点赞。

去年10月,鸣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慢病筛防中心,实现慢病患者从挂号收费、候诊、健康教育、诊疗到并发症筛查等一站式便捷服务,还开设了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引进国民体质监测一体机等运动康复设备,积极探索“运动指导+健康管理”双服务。

在企业退休职工、老年人体检时,在门诊候诊时,在家医团队下乡服务时……中心多管齐下为辖区居民进行广覆盖的筛查。然后由慢病中心人员通知一筛高危人群进一步确诊及并发症筛查。截至今年10月,已完成高血压、糖尿病筛查8966人,糖尿病并发症筛查72人、高血压靶器官筛查449人,高血压规范管理1309人、糖尿病规范管理887人。

慢病管理: 家门口的健康守护

从“被动接诊”到“主动服务”,从“分散就医”到“一站式管理”,鸣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以实际行动深化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这也是我区慢病管理的一个缩影。

雪堰、阳湖、鸣凰等3家省基层慢筛中心单位围绕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三高共管”重点任务,探索建立涵盖预防、筛查、管理、治疗及康复的综合性管理模式。其他基层医疗单位结合区域实际,将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纳入筛防对象,形成“3+N”特色建设模式。武进四院、武进五院与武进人民医院合作开展肺结节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肺癌早筛项目,为有效防控肺癌探索可推广模式。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夏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阳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建成江苏省基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或江苏省基层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筛查工作站。

今年3月,全市首家慢性病医防融合联合门诊在武进中医医院正式启用。联合门诊采用“双专家坐诊制”,临床医疗专家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公共卫生专家同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形成“治疗+管理”双轨并行服务模式。

我区还通过开展慢病相关医防融合项目、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慢性病医防融合综合试验区、实施H型高血压防控惠民工程等措施,构建全域强大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如今,全区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显著提升,实现了疾病预防、筛查、治疗、康复、管理的全流程覆盖。

医防融合: 打造慢病管理新生态

做好居民健康管理是降低疾病负担、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区从慢性病、传染病两大分支入手,通过医防融合,全面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服务体系。

2019年起,我区在医防融合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在全省率先开展“疾控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防联合体项目;选派16名公共卫生骨干人才下沉基层医疗机构;常州市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建设的“常州市慢性病医防融合综合试验区”项目落户武进,双方在主要慢性病的筛、防、管、治、康等多个方面,建立多位一体的医防融合模式。

今年1月3日,武进区被国家疾控局确定为“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区域试点建设单位,探索建立适合武进区整体区域的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运行模式。

随着医防融合的持续探索与实践,成效初显。全区期望寿命、健康素养水平、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等各项指标逐年提升。2024年武进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4.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4.64%,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下一步,区卫健局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化慢性病防控体系建设和医防融合服务,持续提升“健康武进”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