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立宁 武进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外科)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江苏省第十批援疆医疗队成员。曾在华西医科大学脊柱外科中心、河南省直三脊柱微创中心、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等进修学习。发表SCI论文1篇,国内核心期刊10篇,主持参与常州市区级科研4项,外省市联合课题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要从事各种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能运用国内外各种先进技术治疗各类脊柱外科疾病,微创治疗颈腰椎骨折以及退行性病变。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往往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令很多患者望而却步。近年来,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合作,今年首次开展颈椎前路可控前移融合术(ACAF),凭借其毫米级精度的“整体前移”操作,有效解除脊髓压迫,为患者带来了创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新选择,这标志着武进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外科)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5岁的张先生近半年饱受“踩棉花”之苦,颈部僵硬难耐,四肢麻木感挥之不去,走路时摇摇晃晃如同踩在云端,甚至连筷子都拿不稳。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武进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外科)就诊,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C5/6 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且椎管狭窄率超过50%,随时都有瘫痪的风险。骨伤二科(脊柱外科)副主任中医师芮立宁与张先生充分沟通,并对其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后,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ACAF技术。术前,骨伤二科(脊柱外科)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模拟患者颈椎解剖结构,精确规划截骨角度和提拉距离。术中,医生在显微镜下完成发丝般精细的骨切割,将包含病变组织的椎体复合体整体前移5毫米。术后第二天,张先生手指就恢复了灵活度,一周后已能独立行走,复查显示脊髓压迫完全解除,椎管容积恢复正常。
骨伤二科(脊柱外科)副主任中医师芮立宁介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骨化增厚,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瘫痪的疾病。早期症状隐匿,可能表现为颈部僵硬、手指麻木;严重时出现行走不稳、精细动作困难或大小便障碍。需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确诊,治疗以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或手术解除压迫为主。在临床上,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ACAF 技术由上海长征医院史建刚教授团队首创,颠覆了传统直接切除骨化物的理念。它通过“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可控前移”技术,在保留颈椎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扩大椎管容积,直接解除脊髓压迫,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势。武进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与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合作,术前借助3D打印技术精准规划,术中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治疗,疗效显著,让患者术后较快恢复正常生活。
中老年人、长期低头伏案者、有颈椎外伤史者、家族病史者及糖尿病、钙磷代谢异常等疾病患者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高危人群。专家建议,平时要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保持正确坐姿、睡姿;适度颈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外伤;控制体重,减少颈椎负担,合理饮食,补充钙及维生素D。一旦出现颈部僵硬、手指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