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开发区、街道,区安委会有关单位:
截至10月底,我区提前2个月完成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现将武进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是2021年度全省安全生产三项重点任务之一,是深化“一年小灶”成果,高质量推进“三年大灶”的重要举措。我区紧盯任务目标,广泛动员、全面部署、层层推进。截至10月底,武进区全面完成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工作,其中科教城、南夏墅街道、高新区(南区)率先完成。累计11368家企业在省平台完成风险报告,其中名录库外企业完成主动申报1543家,共报告较大以上风险28688条,平均每家企业排查较大以上风险2.52条,排查较大以上风险企业占比达70.8%,超出全市59.73%的平均水平,居全市第1,其他各项数据均居全市前列。
二、主要工作
(一)高质量排摸企业底数。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统计、市监等部门对省系统目录库中武进区规模以下企业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完善省名录库中企业基本信息地址,主动对接市局,精准调整570家企业搬迁至其他辖市区;比对常州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已进行诚信承诺申报的10976家企业名单,对名录库外企业同步推进,确保本次较大以上风险报告工作全覆盖。洛阳镇、雪堰镇、礼嘉镇充分发动各村、社区,对存在一厂多照、归属地不明、异地经营的各类企业,逐一核实,确保企业生产状况底数清、情况明。
(二)多举措保证风险报告质量。区应急管理局开展风险报告专项执法行动,对涉及140号令中6类违法行为,尤其是较大以上风险报告“0”申报的规上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累计检查执法124家次,立案12起,处罚金额36万,对风险报告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坐地起价的中介服务机构及时整顿(通报4起中介服务机构违规情况),以点带面提升全区工业企业风险报告质量;坚持“全系统一盘棋”思想,开展武进区风险报告百日攻坚行动,举全局之力,从各科室、大队抽调骨干,下沉乡镇、村委、社区一线,进行现场审核与系统销号,确保三个百分百(申报100%、销号100%和“常安码”使用100%);制定武进区工业企业风险报告主要工作13项清单任务,要求所有企业自查,并存档备查,各板块每月按照不低于板块内企业总数10%的比例进行检查,确保风险报告基础有台账,现场有痕迹。南夏墅街道、牛塘镇、高新区北区推行镇、村两级核验模式,对销号企业逐家审核,确保销号理由准确,销号照片正确。礼嘉镇、南夏墅街道、前黄镇、科教城挂图作战、倒排进度、责任到人,确保风险报告任务量质并举。
(三)全方位进行指导服务。区应急管理局针对规上阶段和规下阶段分两次召开了千人会议,进行统筹部署;通过月调度、周通报模式,及时整理数据、梳理问题,帮助各板块应急岗解决风险报告工作中注册、申报、执法等各类问题;组建6人专家培训团,统一培训教案,通过进乡镇、进企业、进机构、进中心“四进”行动,开展23场万人轮训;以武进区安全宣讲“公益行”为载体,对各板块未完成申报的规下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交流座谈和集中辅导;印发3份工作指导手册、制作武进风控系统和省平台操作指导视频、开发了LEC法测算小程序;突出宣传引导作用,在“武进应急”公众号发布10篇信息,市局录用2次,省级刊物录用3次,国家级刊物录用1次。湟里镇、西太湖街道分级制定覆盖所有企业的安全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培训。牛塘镇、洛阳镇开通风控24小时咨询热线,利用QQ群、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提供“不间断”服务。嘉泽镇、前黄镇主动入企,耐心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报告等各个环节工作。
(四)出实招建设双重预防机制。为帮助企业建立起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两道安全“防火墙”。武进区应急管理局依托“常州市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系统”平台,探索开发“常安码”,在全市范围内先行先试,帮助企业在填报较大以上风险的基础上,聚焦隐患排查治理,夯实岗位责任,同步对一般和低风险进行梳理,形成四类风险清单,并引入专家签字审核,保证风险辨识与管控质量,确保通过系统转换,形成岗位风险告知卡和管控措施自查清单供企业扫码自查,推动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真正运行。截至目前,武进区共2643家企业正式使用“常安码”,其中洛阳镇、雪堰镇、南夏墅街道分别已有594家、473家、295家企业使用,推进进度居全区前列。
存在问题
(一)风险报告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部分企业对省风险目录理解不到位,较大以上风险0申报企业较多,对目录内的较大以上风险不能应辨尽辨,武进区已申报的11368家企业中,有3238家企业较大风险0申报,较大以上风险0申报占比28.5%,不少企业涉及重点行业领域,却进行零风险报告,部分单班作业10人以上粉尘涉爆企业依旧少报、漏报重大风险;二是部分企业对辨识出的风险管控不到位,管控措施敷衍填写,没有按照140号令中规定的第十一条“企业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应当根据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技术、管理、应急等方面逐项制定管控措施,按照不同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控,将安全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精准制定管控措施,填报的内容没有实际操作性,不能有效管控风险。三是部分企业风险报告基础台账未建立或者未健全。风险辨识管控制度、安全风险档案、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公示或者重大安全风险警示牌、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风险管教育培训计划未根据省政府140号令要求落实开展;四是销号工作不扎实。部分板块存在重完成任务,轻工作质量的思想,对省厅名录库内的企业不能追根到底地摸排到具体位置,为赶工作节奏,没有对属地的企业开展多轮摸排就直接销号,存在一销了之的现象;五是执法推动力度不强。部分板块未按照要求每月对板块内不少于10%的比例,依据《武进区工业企业主要任务清单》进行抽查,有的板块至今仍未对照140号令中的6类违法行为开展执法检查。
(二)部分第三方机构乱作为。部分服务机构代包代办,服务范围超过了140号令的规定的指导、培训范畴,对企业的账号注册、风险报告、台账制作等工作全程代办,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风险和管控措施一问三不知;一些第三方机构自身业务学习不够,对照140号令规定和省较大以上风险目录辨识和管控风险指导能力不足,不能帮助企业真正提升风险辨识管控能力。
(三)“常安码”推广不深入。部分板块思想认识有待加强,不能充分认识到“常安码”在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存在松懈思想和畏难情绪,没有将“常安码”作为一项年度重点工作来抓,没有将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形成体系进行推进。部分企业“常安码”扫码自查流于形式,企业虽然通过常州市风险辨识管控系统形成风险告知卡,有的企业风险告知卡一贴了事,不能按照要求对四类风险定期自查;有的企业风险告知卡大小、位置或内容设置不合理,未能起到提醒岗位操作人员警示风险和管控风险的作用,例如:湖塘镇的和欣制药有限公司对不同风险点的管控措施完全雷同,没有实际操作性,不能有效管控风险。目前,我区共有2634家企业使用“常安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但隐患排查力度不足,精准度不够,全区2634家企业发现隐患仅238条,其中嘉泽镇、礼嘉镇的风险点检查逾期率较高,分别为53.4%、48.9%。
(四)省、市风险报告系统数据不匹配。部分板块在风险报告申报工作中,过度追求申报进度,直接在江苏省平台中填报较大以上风险,未督促属地企业按照规定的先形成四类风险清单申报市平台,后导出较大以上风险填报省系统的流程填报。目前,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中进行申报的企业11368家,接入常州市风险管控系统中仅8769家。
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推进风险报告工作。区应急管理局近期将召开武进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总结大会暨“常安码”使用推进会,研究部署风险报告和“常安码”使用工作。各板块要督促企业做好风险报告查缺补漏各项工作,尤其是要关注在市系统中未进行注册、诚信承诺未申报、风险清单未邀请专家签字审核以及未形成涵盖风险报告制度、教育培训开展情况、风险清单等内容在内的书面风险报告的企业;要围绕本地区风险数据库信息,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培训计划,督促企业负责人结合安全风险辨识成果,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安全培训教育;要围绕市局提出的可视化管理要求,推动板块内企业加快“常安码”使用进度,将风险管控职责通过风险告知卡明确到具体人员;要围绕企业风险指数分级,对企业风险标签化管理,筛分重点监管对象,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二)推动风险报告质量持续提升。要始终坚持“量质并行,以质为先”的思想,区应急管理局和各板块要同步开展对风险报告质量开展线上、线下检查抽查,重点检查企业的较大以上风险是否应辨尽辨、管控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对已进行风险申报的企业开展专项执法,重点检查零风险报告较多的板块和涉及重点监管行业领域零风险报告的企业。
(三)开展规模以下销号企业“回头看”。各板块要对本地区核销的企业开展“回头看”核查,重点检查村、社区报送的销号现场照片是否与名录库中地址相一致、非工业企业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是否齐全、销号理由是否合情合理。通过现场核实的方式对报告销号的无生产企业真实性进行比例抽查,特别是风险报告后期其他辖市区转到武进区的企业,严禁一销了之。
(四)进一步加快“常安码”的使用。各板块要充分认识到“常安码”是企业自主开展隐患排查的重要抓手,是有效构建企业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宣传引导、加强服务、执法检查等措施提升企业自主参与度,形成企业自主辨识、主动报告、有效管控、定期自查、有效治理的良性循环,尤其是要督促创建标杆示范的企业,完善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以及“常安码”定期使用,以点带面,按照(附件3)中相关要求引导本地区其他企业高质量开展工作。2021年底前,力争全区11368家已经完成风险报告的企业全部开展“常安码”扫码查隐患工作。
(五)进一步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各板块要有效运用风险报告数据,根据板块内企业风险辨识情况与生产经营规模,合理划分安全生产监管专属网格,配备相应专管员;要根据网格内企业的风险类型有针对性地对专管员开展专项安全培训,持续提升专管员的安全管理水平;要将“常安码”的推进与检查工作作为专管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相应工作考核机制,形成责任监管闭环。
(六)进一步加强风险报告核查。要继续开展报告质量线上、线下抽查核查,指导企业规范填报。要将风险报告作为每次执法检查的必查项,对照现场实际情况,检查较大以上风险是否应辨尽辨、主要负责人是不是了解风险辨识管控情况、企业是否运用“常安码”定期对管控措施开展隐患自查,要通过执法检查持续提升企业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意识。
附件:1. 武进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情况统计表.docx
2.武进区常安码推进情况统计表.docx
3.武进区风险辨识管控系统和“常安码”使用提示.docx
常州市武进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1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