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高温“烤”验,筑牢特种设备“双防”安全屏障!

2025-07-16

连日来,常州持续高温,烈日炙烤不仅考验着人们的意志,更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温环境下,设备材料性能变化、作业人员易疲劳,安全隐患风险显著升高。为保障辖区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别提醒各使用单位:务必高度重视高温天气下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迅速行动,聚焦“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两大关键,严防死守,确保安全!

1、严防“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巡检管控,给设备“消暑降压”

高温是特种设备的“隐形敌人”,极易诱发设备故障甚至事故。各使用单位必须强化高温期间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特别是要加大日常巡检频次和深度,针对不同设备特性,采取精准有效的“降温降压”措施:

锅炉

重点检查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确保冷却水系统畅通、水量充足。加强水质管理,防止因高温结垢影响传热效率和安全运行。露天锅炉需注意遮阳防晒,控制燃烧负荷,避免超温超压。

压力容器(含气瓶)

固定式

尤其关注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防止因温度升高导致压力急剧上升。检查喷淋降温装置是否有效,确保安全阀泄放畅通。避免设备长时间暴晒,必要时采取遮阳措施。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移动式(罐车)

严格执行夏季运输规定,避免高温时段长途运输。途中停放应选择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热源。装卸作业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操作人员需做好防护。

压力管道

加强巡检,特别关注管道支架、补偿器是否因热胀冷缩发生位移、变形或应力异常。对输送易受热膨胀介质的管道,要密切监控压力变化。

电梯

重点保障机房、曳引机等核心部件的通风散热。机房温度过高时,务必及时启用空调、排风扇等降温设备,防止控制系统过热失效、主机“罢工”。检查应急报警装置有效性,确保轿厢通风良好。

起重机械

关注轨道式起重机轨道的热胀变形情况,及时调整轨道间隙。检查钢结构是否有因高温变形迹象。露天作业的起重机,其驾驶室若未配备空调,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长时间连续运行,防止操作人员中暑及设备性能下降。加强电气线路检查,防范高温引发线路老化、短路。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重点检查轮胎气压(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爆胎)、制动系统、冷却系统。及时补充冷却液,防止发动机过热。蓄电池在高温下更易失水或发生故障,需加强检查维护。车辆尽量停放在阴凉处。

大型游乐设施:

加强电气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的散热检查。关注金属结构连接件在高温下的状态。高温时段,密切关注游客身体状况,必要时采取暂停运行措施。操作室应确保有效降温。

2、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强化培训关怀,让员工“安全清醒”

高温环境下,人员易疲劳、注意力下降、情绪烦躁,是导致误操作、违章作业的高发期。各使用单位必须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

深化安全培训与警示教育:立即组织开展高温天气下特种设备安全操作专项培训。特别强调不同设备在高温下的风险点及应急处置要点(如压力容器压力异常升高时的处置程序、电梯困人时的规范救援、露天作业防中暑等)。用近期高温事故案例警醒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

落实有效防暑降温措施: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尤其是一线露天、高温环境作业人员(如叉车司机、起重机械操作员、锅炉工、压力容器巡检员等),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如含盐清凉饮料、绿豆汤等)及必需的防暑药品(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合理配备通风、隔热、遮阳等设施。

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如上午11:00至下午15:00)进行高强度特种设备作业或露天作业。 实行轮换作业制度,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防止疲劳上岗。

关注员工身体状态:班前会上要密切关注员工精神状态,询问身体状况。严禁安排身体状况不佳(如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或出现中暑先兆)的员工从事特种设备关键岗位操作。 教育员工感觉不适时立即报告。

严格规范操作与劳动纪律:高温天气下更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严禁简化操作步骤、违章指挥、冒险作业! 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巡查监督,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完善应急预案与演练:确保高温中暑、设备突发故障等应急预案切实可行,并组织相关演练。确保应急物资(如救援工具、通讯设备、急救药品)随时可用,人员熟悉流程。

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持续的高温是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一次大考。 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共同守护辖区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