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空、天、地、地下”协同发展 优埃唯:从行动率先走向水平领先

2025-02-11

员工组装无人机

2月10日,在位于武进绿建区的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外,工作人员正试飞无人机。与普通的无人机不同的是,优埃唯的无人机上系了根“绳”,连接着地面的黑箱子。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飞行时,就像在放风筝。

“这是我们基于系留系统打造的一款主打产品。”优埃唯运营经理彭靓介绍,这根“绳”其实是线缆,内部包含电源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黑箱子内设置线缆、供电设备等,电能和信号通过这根“绳”,从箱子传输至无人机搭载的系留系统,使无人机能够24小时滞空,在复杂的无线电环境下实现安防、监控、无线电侦测等功能。

“这台‘大家伙’是100公斤级水雾喷射器。”指着刚落地的无人机,彭靓告诉记者,这台无人机可用于消防救援和高楼外墙清洗,搭载系留系统后,无人机滞空时间可有效延长,能完成7×24小时的不间断作业。

2015年创立之初,优埃唯就致力于研发无人机系留系统。彼时,无人机赛道竞争激烈,因此,企业瞄准这一细分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发力。近10年时间内,优埃唯开发了5款系留产品,均通过了高低温环境测试等严苛测试。

企业展厅内,管道机器人搭载系留系统,跟随工作人员的操作,穿过长约5米的管道。一旁的电脑上,实时显示着管道内的情况。“这是我们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机器人,应用于地下小型管道,在地下无GPS或无北斗系统导航情况下识别管道缺陷,主动测绘,进行三维建模与重建。”彭靓介绍,该产品填补了国内适用于220毫米管径以下小管道的管道机器人应用空白,可适应110~220毫米小管径管道,更精准进行探查和修补。

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当前,企业已获得40余项国家专利授权,计划凭借参与地下管廊、电力、海事相关项目的经验,结合新兴技术与无人机、管道机器人等系列产品,推进“空、天、地、地下”协同发展。

作为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承担单位,优埃唯还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等20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培养高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

低空经济是一个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之“集大成者”。“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优埃唯正以做强系留系统为抓手,让低空经济“展翅翱翔”。

“借助系留系统,严格管控无人机,避免出现失控等紧急情况,提高安全性。同时,发展适用于500米高度以下的系留系统,结合地面机器人,开展三维综合测绘。”优唯埃总经理郑欣表示,将持续开发应用场景,向低空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