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夏墅街道紧扣武进国家高新区“主力军”发展定位,立足“高新区发展承载地”功能本位,以“现代滨湖城 宜居南夏墅”为发展蓝图,扎实推进化解重点信访积案攻坚、征收项目遗留问题攻坚、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南风惠民”提升“五大行动”,推动智慧镇街、宜居村庄建设、宜居社区建设、南夏墅集镇区提升、庙桥集镇区整治“五大项目”,持续提升辖区城市品质与民生温度,让宜居生活可感可触。
破冰攻坚解难题 筑牢宜居发展根基
走进南夏墅消费品市场,新改造的南侧停车场车辆停放有序,曾经拥堵混乱的场景已成历史。“这里的变化,只是街道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南夏墅城管中队网格长上官建宇介绍,街道按照“片区化、巧布点、少占道”的原则,利用边角闲置地块等一切可利用场地,规划建设、升级改造公共停车设施。
街道精心打造学府家苑小区、南夏墅消费品市场和龙颜路、西湖路、站北路五大样板点,带动全域环境升级,累计清理卫生死角4860处,清运垃圾5000吨。推进交通要道沿线整治,常武路港桥段、武南路三河段、湖滨路万塔和戴家段市容环境薄弱区域得到有效整治,排查整改各类问题74个,城乡环境水平得到本质提升。
在庙桥集镇区,庙前路上崭新的交通标识线十分醒目,交警、城管队员在高峰时段上路疏导交通。周边新建的8个“口袋停车场”新增255个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难。“以前接送孩子要堵上半小时,现在5分钟就能通过!”庙桥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感慨道。这是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行动的直接成效,也是庙桥集镇整治项目的成果体现。
惠民项目加速度 托举百姓幸福生活
街道充分听取民意,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制定了“南风”畅行、生态、健康等十大类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全面推进,且进度过半,民生与民声得到同频共振。
中午时分,学府东苑社区的老年助餐点饭菜飘香。“两荤两素只要6元,而且每天不重样,味道也不错!”85岁的王大爷对助餐服务赞不绝口。目前,街道已建成6家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站,学府助餐点日均服务180人次。
今年上半年,“南风”健康工程顺利推进,11个社区卫生室完成提档升级,高新区人民医院正全力冲刺二甲并入选省级实践基地,居民“家门口”的医疗网越织越密。
在庙桥小学扩建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为保障教学秩序,华阳办学点过渡工作已稳妥落实。学府东苑三期238套安置房建设已接近尾声,天润国际花园的消防改造工程推进顺利。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盘活103套空置安置房增收411万元,村组集体资产进场交易溢价率达22.6%,增收的“活水”正反哺于民。
社会治理增效能 推动城乡品质蝶变
在南夏墅街道城运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跳动着96个网格的动态信息。153名街道机关干部下沉网格,累计处置事件1020件。智慧镇街项目让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更灵敏,“小事不出网格”渐成现实。
安全生产领域,街道优化22个安全网格,配备125名专兼职网格员。开展“厂中厂”规范化提升,完成2579条隐患整改;完成81家规模性出租公寓隐患整改;每季度对1914家社会面小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并完成闭环式整改。同时,街道当好企业“服务员”,完成282块工业用地调查,助力丰乐精锻与恒立液压深度合作,引进尼威汽车等优质项目,推动老牌企业国宇环保焕发新生。
宜居村庄建设是南夏墅“五个项目”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街道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等6个方面,明确村庄道路、雨污分流和小微水体等23项重点工程的推进时序。目前,9个小微水体完成整治提升,实现大庆河稳定消劣和南华浜全面消劣。实施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完成塘洋村550亩鱼塘32户退渔签约工作,清退三河村60亩葡萄田耕地。同时,严守耕地红线,保障4500亩粮食生产面积,6900多亩闲置地块环境得到管护升级。
今年以来,南夏墅街道以“一周一例会、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总结”机制推动79项重点任务落地,用干部的“快节奏”“高效率”换取群众的“满意度”。随着“五大行动”持续深化、“五个项目”落地生根,一个环境更优美、治理更精细、服务更温暖、居民更满意的品质新城,正在武进南翼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