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湟里镇紧紧围绕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以“基层挑大梁”的担当和决心,朝着“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目标奋勇前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常州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强劲的基层动能。
产业升级:以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引擎
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湟里镇紧跟全市“1028”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将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数据最有说服力:1—6月,全镇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亿元,同比增长7.2%,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达到90.3亿元,同比增长16%。这些亮眼数字背后,是湟里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在项目建设方面,湟里镇呈现出“储备足、推进快”的良好态势。目前,15个区级重大在库项目中,已有13个顺利开工建设,3个项目提前竣工投产。东方特钢通过技术创新,成功跻身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列;富桐纤维凭借智能化改造,入选省级智能工厂名单。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全镇产业升级树立了标杆。
为了给企业发展创造更优环境,湟里镇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作为全省“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试点单位,镇上整合29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同时,还开设了全区首家镇级金融服务便民点,将“畅通办”服务品牌延伸到基层一线,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城乡蝶变:用精细治理绘就宜居新画卷
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湟里镇积极响应全市城乡环境提升行动,以“微更新”推动“大变化”,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发力。上半年,全镇成功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23.7亩,为城市发展腾出宝贵空间。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更是成绩斐然:河南村、葛庄村等5个村庄成功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数量位居武进区前列。其中,葛庄村、西墅村凭借优美的环境、和谐的乡风,双双获评全国文明村,实现全国文明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村等国家级荣誉的“大满贯”,为常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贡献了湟里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发展的基石。湟里镇全面完成镇主干道路网规划,红湖桥重建、恒鑫大道修复等重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同时,累计修复农村公路35处,安装安全护栏300余米,切实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在生态治理方面,湟里镇下足功夫,PM2.5浓度同比下降5.3%,入河排污口整改完成率达65%,43件环境信访问题全部妥善解决,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常州的绿水青山,助力太湖治理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民生提质: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湟里镇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半年,全镇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460余万元,为80户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服务覆盖2795人,服务率高达98.5%。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医疗服务方面,湟里镇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两癌”筛查率达到83.3%,65岁以上老人健康指导实现全覆盖。教育领域也传来好消息:机关幼儿园湟里分园即将启用,新增学位720个,有效缓解了幼儿入园难问题,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家庭。
精神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湟里镇精心组织120节公益课程、31场下乡演出,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与新疆尼勒克县开展的篮球邀请赛,不仅增进了两地友谊,更促进了文化交流。此外,还成功承办区门球联赛、未成年人保护故事大赛等活动,让“文商旅体融合”的活力在基层充分释放。
下半年,湟里镇将紧扣市委全会提出的“五个全力以赴”要求,在新兴产业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民生福祉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镇上下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奋力冲刺“十四五”收官战,为常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湟里智慧和力量,书写更加精彩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