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广袤沃土”,也是招商引资的“催化剂”。
今年年初,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件实事,拿出标准“顶格”、状态“满格”、服务“升格”的姿态,一切以创新创业者为中心,“精雕细刻”营商“软环境”,全力构筑发展“硬支撑”。
强化服务支持 浓厚营商新氛围
以营商环境的确定性,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形成吸引市场主体布局、生产要素集聚的强大磁场效应,西太湖正久久为功。
继去年全市首创推出《西太湖优化营商环境思维导图》后,今年4月,园区启动“全员挂钩联系服务企业”行动,根据高端医疗健康、氢能产、新材料等产业方向,设立10个工作组,全员人手一本服务企业的“锦囊宝典”下沉至862家企业。摸排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点对点服务,截至目前已解决企业反馈问题340余条,问题解决率超93%。
除解决相关难题,园区经发局和科技局还通过走访,积极开展各类申报的上门辅导工作。仅今年,就有6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全区第一;2家企业获得重点“小巨人”专项资金支持,3家企业获省工信厅制造业单项冠军推荐;24家企业获评省级瞪羚企业,在省级高新区位列第一。入选龙城英才项目13个,申报省双创人才8个,海外人才项目49个。
“上门辅导,帮助修改材料,目前我们申报了常州市智能车间,星级上云,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些项目申报不仅对公司知名度的提升有切实的帮助,也更加完善了企业的智能制造体系。”从嘉泽搬到西太湖的心之力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切实感受到了园区营商环境的温度,并为园区的服务速度“点赞”。
“小ONE”就业指导工作室,为区内企业和本地高校架起桥梁,推动校企“联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问题,搭建共赢“舞台”。今年以来,工作室重点打造“乐业西太湖”项目,联合党群工作部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近20场。其中新春招聘会上同步现场“直播带岗”实现3.3万人在线互动;举办“青春留常 才聚两湖”校园招聘8场,联系园区271家企业走进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等院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千余人次。“我们走访了园区300多家企业,了解他们的用工需求,精准靶向发力,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解决企业招工难题。”“小ONE”就业指导工作室工作人员张嘉欣介绍道。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从营商环境“一张图”,到全员服务“一盘棋”,西太湖拿出“店小二精神”“保姆式服务”的诚意,探索服务企业的“更优解”。
强化要素支撑提升营商“硬实力”
置身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势之下,尤其需要培育生产力、创新能力俱强的高成长性新主体。西太湖如何培育?强化要素支撑是其中重要一环。
去年以来,西太湖紧扣“一高四新”产业布局的同时,积极布局“X”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氢能、合成生物等新赛道。为了让新质生产企业拥有更多发展空间,园区先后打造氢湾国际创新社区(一期)、常州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等创新载体,招引氢能、细胞基因治疗、蛋白质药物等创新科研平台和重点企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造血”。目前氢湾国际创新社区(一期)完成竣工验收,进行绿化施工,多个项目正在装修施工。常州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即将交付,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同时,启动西太湖国际智慧园、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国有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投入资金1500万元,完成改造面积12万平方米,实现老旧园区新变化、展现新颜值、提升新能级。
既有空间支持又有金融支撑,只要企业有需求,西太湖都不遗余力。今年8月底,匡迪环境工程(江苏)有限公司中标了园区公开招标的武进区长汀路南侧扁担河西侧地块固废处置服务。中标后,公司向园区提出希望能协助办理政府采购信用融资业务的意向。西太湖财政局了解企业需求后,充当银企沟通媒介,第一时间联系银行,仅17天,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就向企业授信150万元,促成了“银企政”三方合作共赢、良性互动。
西太湖经发局通过“园区保”产品为金融先导,加大对“一高四新”产业、高成长性优质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帮助科伶洁转贷950万元、锦泓达新增授信1000万元。截至目前,“园区保”累计帮助园区企业新增授信10450万元。园区还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常商服务卡”、“武商服务卡”,确保符合条件企业(家)100%申领到位。
强化多元供给 做优营商“生态圈”
推动开发区“城、人、产”融合发展,实现城市、人才、产业的“三向奔赴”,西太湖不断推进城市更新,丰富城市发展载体,带动产业、企业、人才集聚,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围绕“新城市、新产业、新人才”主题,打造“星湖荟”邻里中心品牌,肯德基、85°C、瑾小腰、捷安特、艾骑运动等新业态持续入驻,实现服务供给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玩乐闲”的提升。近期,“星湖荟”3号店稻香市集火热开市,通过对空置厂房的改造提升,打造新潮美食街区,形成富有城市烟火气的生活夜市。
今年2月,作为“两湖”创新区核心区重要功能性配套,蓝湾国际人才公寓启用,至此,西太湖人才公寓规模达7200余套。推窗见湖的景观房、一应俱全的家具家电、全屋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让“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这一人才和城市共同的愿景成为了现实。
拥有一线滨水景观,生态资源丰富的场北河生态廊道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一座集生态性、科普性、亲水性、休闲性等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初具雏形。此外,优化311路、B15路等公交线路和营运时间、新增共享单车布点,开展职工书法研习社、健康义诊、单身职工联谊、职工篮球赛,组织“两湖未来营”爱心暑托班……无不展现了西太湖全力筑优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生活生态圈的满满诚意。
崇尚实干,勇争一流,在“营商”中“赢商”。西太湖正进一步深化政企互动,把创新创业者当成自己人,让创新创业者“站C位”“唱主角”,通过精准施策、优化服务、提升环境,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加宽松、更加优越的环境,助力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