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的拥有量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23年,全区将进一步深入贯彻“532”发展战略,抢抓“两湖”创新区发展先机,加速赋能创新主体,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精准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力争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0家以上,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贡献“武进力量”。
一、重点任务
一是大力强化科技型企业招引工作。通过强化“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和精准度,提升招引项目的科技含量,全面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招引,从源头上扩大高企基量。抓源头、重孵化,激励科研人员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进大中型企业内部孵化、吸引人才团队 “带土移植”等方式创办企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生根发芽”。围绕各板块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平台引建等科技招商重点目标,采取优化双创平台承载力、拓宽专业机构和中介渠道等,重点突出创新型企业整体引进,按照“即引即产”“效益可见”的招引思路,招引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到区内落户。
二是深挖排摸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建立完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对基本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企业要全部纳入重点培育对象。加强对已认定高企和高企培育对象的跟踪服务和辅导,动态评估管理。针对今年到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的情况,要将确保到期重新申报高企应报尽报作为今年完成高企净增目标任务的首要关键环节,三年到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全部参加申报(迁出、注销等除外),各地要逐一上门做好政策宣传和申报发动工作,全面保住存量高企基本盘,凡不参加申报的,应及时书面向区科技局上报情况。要持续深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指导企业根据高企认定的四项指标进行自评,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借力本地科教资源集聚的优势力量,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严密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辅导。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团队能力,吃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培育入库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通过一对一政策讲解和蹲点指导等方式排解企业疑虑,帮助企业对标找差,补齐短板,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和成功率。严格落实专家一对一申报辅导,各板块要全面掌握区域内企业申报进度和申报质量,统筹安排企业参加申报辅导,确保专家一对一辅导100%全覆盖。要加强对企业启动申报工作的引导,鼓励企业引进高水平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合作申报,要将近几年机构服务企业申报通过情况及时向企业通报,将服务质量差、申报通过率低甚至失信于企业的机构列入推荐服务黑名单,积极引导企业聘请服务质量好、申报通过率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辅导申报工作,帮助企业尽量规避因机构服务质量的问题导致影响和损害企业切身利益的情况发生。
四是优化营造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态。各地要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全面启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筑巢引凤”提供落户载体,集聚一批科技型项目和企业,同时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建设科技专家公寓,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我区科研合作和投资创业。在用足用好各类科技企业培育奖励政策基础上,鼓励各板块根据自身实际出台特色支持政策作为完善补充,将科技投入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的宣传,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确保企业科技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支持符合专利预审相关规定的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通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缩短专利授权周期。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根据高质量考核目标,加强对高企培育工作的统筹谋划,周密制定具体工作安排,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要根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考核奖惩导向作用,对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详细分解、细化责任,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对高企入库、申报、认定工作进行全流程督查、严格问责。
(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勇担当。各镇、开发区要紧紧围绕各板块高企工作特点,强化责任担当,稳步推进全年高企培育工作。要全面熟悉了解本地区高企培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采取靶向施策、精准服务,畅通高企培育全流程服务沟通渠道,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企培育工作机制顺畅。区科技局将定期通报各板块高企培育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发现、督促整改不足。
(三)动态管理,提质增效促发展。要指导高新技术企业按要求定期如实填报季报、年报等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做好跟踪服务;要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单位全流程做好知识产权和高品销售布局,积极开展高企申报工作“回头看”,建立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机制,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充分利用好武进区科技型企业信息库清单,实行“一人一企、一包到底”的企业跟踪服务责任制,形成“培育一批、发动一批、认定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培育发展模式。
附件:2023年度高企培育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