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2022年武进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武进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的通知》《关于公布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并下达奖补资金预算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22年武进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新要求,紧扣区委区政府2022年重大战略部署,以“一园一城一示范”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实行区财政1:1配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政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品服务体系,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为武进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总体目标
1. 小微企业获得感切实提升。2022年,力争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加500亿元,年末余额超40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增速分别达到40%、60%、50%、10%以上,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以下。
2. 经济发展基本盘稳中有升。金融推动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综合经济实力继续攀升,强化全市第一经济强区地位。2022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7家,力争总数达到100家。新增基金机构200家、资本规模300亿元,累计引进基金机构力争达到600家、资本规模600亿元以上。
3. 风险防控有效度持续攀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防控金融风险相结合,持续优化改进金融服务,助力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重点企业风险化解稳妥推进,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金融运行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全区安全优良金融生态。
三、主要工作
(一)强化“一园一城一示范”金融服务
1.金融支持中以创新园。引导开发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与中以常州创新园对接合作,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创新能力提升。针对以色列独资、中以合资及中以合作项目,探索设立符合中以合作特色的金融产品。
2. 金融支持最美湖湾城建设。加速推进龙城金谷(南区)建设,聚力招引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加速创新资本形成集聚,培育全周期基金产业集群。重点引进和培育上市(拟上市)、科技型、产业链高端等企业,加快打造以上市公司为龙头、土地利用集约、上市企业集聚、高端产业集群的上市公司产业园。
3. 金融支持创新发展。推动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在新三板、科创板等挂牌、上市和融资。发挥区产业投资母基金作用,加速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普惠领域。深化投贷联动机制,助推科创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步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增强“专精特新”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二)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
1.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围绕智能装备等规模产业,机器人、智电汽车、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碳材料等五大特色产业,数字经济、军民融合等未来产业,建立契合不同产业的金融产品体系,分类型、有针对性地解决融资需求。金融助力重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层次攀升,2022年全区智能装备产值超千亿,五大特色产业产值增速超20%,未来产业初见形态。
2. 金融赋能双创工作。深化“资者见智”平台建设,推进人才资源与金融资源集成对接,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创新能力突出、创新要素聚集、资源整合能力强等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拓展融资渠道,引入创业资本,为加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供高水平金融服务支持。
3.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贷款产品,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农村资产抵质押物范围,大力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创新设施农业等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发展农产品收入保险,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三)实现金融服务小微降本增效
1. 丰富特色化金融产品。鼓励银行机构根据不同行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规模、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持续推进信贷产品创新。依托核心企业,优化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尤其围绕重点产业,拓展供应链金融,便利小微企业融资。
2. 深入开展政银担合作。拓展政银担批量业务,提高政银担业务覆盖面,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重点发展信用贷、首贷。到2022年末,全区区级政银担业务累计放款超15亿元。整合“园区保”“振兴保”“武科贷”等风险补偿资金池,探索设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完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制度。
3. 优化转续贷业务机制。引导银行机构结合企业经营周期和资金需求特点,探索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信贷服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开展政策性转贷,提高转贷效率,减轻企业还款压力。支持银行机构探索推广小微企业循环授信额度服务方式,有效压降企业贷款成本。
(四)打造金融领域优质营商环境
1.升级武进金融超市。提升武进金融超市服务内涵,在服务渠道、服务范围、线上融资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主体等普惠群体的融资服务。确保平台接入企业数、授信户数等逐年递增,到2022年末,通过线上融资对接功能累计授信超300亿元。
2. 优化融资对接机制。健全政策、产品和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每年举办“阳湖金融”系列活动不低于20场,对接融资需求不低于200亿元。发挥金融顾问团队作用,下沉服务重心,持续开展小微企业融资跟踪监测,动态优化政策措施,快速精准响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3. 加强困难行业服务。拓展文化旅游、体育健身、医疗健康等领域消费信贷业务。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住宿、餐饮、旅游、物流等困难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帮助企业续保续贷。鼓励保险机构优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困难行业小微企业中断损失保险的覆盖面。
(五)促进普惠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1. 加强普惠金融教育。注重培养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促进社会公众重信用守合同。培育公众金融风险意识,开展金融风险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关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实现金融知识宣传覆盖全区所有社区、行政村。
2. 推进金融纠纷非诉解决。建立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挥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社会组织作用。畅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仲裁等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逐步建立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督促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消费者金融服务体验,保障其合法权益。
3. 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坚持市场主导、依法行政、协调服务的理念,对出现资金链风险的企业进行严谨预判、主动作为,切实加强实体企业资金链的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和责任落实。稳步化解存量资金链风险,全力维护涉险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维护金融生态稳定,坚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党建引领。持续搭建“阳湖红盟 金融矩阵”党建共同体,打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金”名片。通过党建联建打开普惠金融新局面,整合各类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 提升工作效能。建立武进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加强统筹指导,提供普惠融资、咨询、政策支撑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区级部门横向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融资需求库,加强部门沟通,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3. 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中央及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用好用足各类政策。统筹用好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有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4. 加强督导考核。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制定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开展督导考核,建立定期督办机制,做好对重点任务的跟踪督办。
5. 开展示范总结。通过先行先试先改,积极探索,以点带面,尽快形成体系性强、可操作的工作办法。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工作措施,及时总结提炼试点经验,丰富金融工作品牌内涵,持续扩大“阳湖金融”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普惠金融“武进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