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动态> 内容

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立足岗位办实事 服务群众促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9-29    来源:发改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自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小事要事实事,以高效、便捷、规范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将学习党史同“为人民群众解忧、为市场主体排难”相结合,多措并举创新优化交易服务流程,把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利企便民做得更实,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

(一)在拓展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争当服务排头兵

1.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在工程招投标领域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解决中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一是草拟了《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进分中心、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分行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二是与建行丰乐支行多次沟通,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区间;三是会同建行丰乐支行工作人员赴湟里镇、礼嘉镇、雪堰镇、洛阳镇交易站就“中标贷”向18家以上企业代表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四是携同建行丰乐支行走进区建筑业协会,向区建筑业协会介绍“交易贷”产品的优势;五是与建行建信融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建行江苏省省行、常州分行及武进支行有关人员的团队就“中标贷”的部分细节问题进行商讨;六是平台效果初见成效,截止9月底,已完成4笔“中标贷”,贷款到帐金额1831万,还有3家正在对接中。

2.搭建“政校企融合”平台,打造以产教融合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为目的招标投标领域“政校企融合”的产学研示范项目。通过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前后三次的对接,组建了一个以中心与学校为引领的“政校企融合”行动推进专班,明确了“政校企融合”行动推进方案,完成了一次以春为、信和、阳湖三家区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咨询企业与学校的面对面的沟通对接交流。同时,为学校解决了18个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岗位,“政校企融合”行动初显成效。

(二)在交易电子化上下功夫,当好服务攻坚兵

1.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为企业减负增效。中心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合发展,促进电子交易平台提档升级,以提高交易便捷度和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实现项目登记、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发布、投标人网上提疑问、网上澄清答疑、上传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发布中标公示、保证金退还等全链条网上办理,打通了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最后一公里”, 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电子化交易全流程、全领域、全覆盖,做到“线下无交易、线上全留痕、网上全公开”,全流程电子化覆盖率达到98%。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切实维护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此举,可为投标人(供应商)每标节约标书印制费用1500元,差旅费用500元。制作投标文件的时间由原来每个项目需要3天降低到1个小时,现场交易的路途时间更是彻底清零,极大节省了投标人(供应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截至9月底,“网上招”共涉及投标企业1764家,为企业减负360万元。。

2.推广电子保函、保险,为企业降费提能。中心引进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保险办理平台,并免费开放系统接口,由信用良好的银行、担保机构作为担保主体出具电子保函、保险。投标单位可在“缴纳保证金”和“使用电子保函、保险”两种方式中自行选择,让企业递交投标保证金有多元选择。而投标企业通过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保险办理平台,仅需500元就能开具一份担保金额在10万元的电子保函,大大降低了投标单位的现金占用率。截至9月底,我区在工程建设项目上已有2316家投标单位在线办理投标电子保函,担保的投标保证金高达5.73亿元,目前非现金形式投标保证金占比已超过63.71%,极大缓解了投标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了投标企业交易成本,为释放企业动能、激发市场活力发挥积极作用。

3.探索差别化缴纳投标保证金,为企业降本添力。中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项目实际情况,在交通工程项目中根据投标单位信用等级高低探索实行投标保证金差异化缴纳:信用等级为AA级的从业单位投标保证金按规定金额的50%缴纳,被列入省公路水运建设市场红名单的从业单位可免缴投标保证金。目前,在花海大道(嘉成路-湟村线)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中,共有包括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内的五家投标单位首次以免交或减半等差异化缴纳方式递交了投标保证金,共为投标单位减免投标保证金55万元,大大降低了投标单位的现金占用率,切实为企业降本减负出实招,同时也营造了诚实守信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新环境。

(三)在创优交易服务上下功夫,做好服务勤务兵

1.优化流程,服务再加力。今年中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服务效能的实施办法》。《办法》从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缩减内审流程(采用综合评估法或设置资审业绩或有其他特殊要求的项目才需要内审,在今年项目总数较去年同期增加50%的基础上,内审项目却由去年同期的43个下降至今年的37个,下降13.95%,有效加快了项目流转时间)、创新审查方式、加快审查效率、建立回访机制等方面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交易流程予以完善,通过小型项目单人审结、并联审查、异常情况研判处置机制等新举措着力打造武进区工程招投标领域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一流营商环境,截至9月底,共有33个项目采用单人审结制,10个项目采用并联审查,项目审结的平均时间由之前的5.2天缩减到现在的2.8天,审结效率提高了46.15%,获得了招标人的一致好评。

2.主动作为,服务再提升。一是以服务重点项目为抓手,走进卢家巷实验学校、星河实验学校、江苏先行建设有限公司、常州道胜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等建设单位,开展企事业单位(重点项目建设单位)服务走访活动,建立日常“三上门”工作制,即“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流程、上门听取意见建议”;二是针对各招标主体的个性需求和操作实务的差别,分类别分行业开展送专业知识到家活动,截至8月底,共走访了包括长江龙城科技有限公司、丹龙置业常州有限公司、先行集团在内的建设单位八家,以讲座、授课等形式为建设单位送上招标投标方面的知识,提高企业满意度,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三是以中心相关业务科室为宣讲主体,以政策讲座、专题培训班、直播课堂、现场互动交流等为主要形式,对市各级交易中心、武进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市(区)招标人代表、镇(开发区)交易站、招标代理公司等交易主体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围绕着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法规、电子化操作流程、交易廉政风险等方面展开,通过细节梳理、案例分析等方式,一一解答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2021年以来,开展专题培训活动2次,培训对象达500余人次,获得全市从事交易工作同仁的一致好评。

3.细化指南,服务再精细。梳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制定“最多跑一次”和“一次办好”事项清单,致力于实现“零跑腿”。目前,中心已梳理办事指南5类(项目受理、业务办理、直接发包、保证金收退、质疑处理)19条,其中工程建设项目受理事项从建设、交通、水利三个类别分别就施工、监理、勘察、货物梳理服务指南达12项,让办事指南真正发挥准确、便捷指导群众办事的作用,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大大提高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下一步,交易中心将继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不断提升交易服务水平的同时,重点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竭尽全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