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专栏> 武进区信用专栏> 信用动态> 内容
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武进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阶段。
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给“双招双引”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但危中寻机促发展,我区不断加大深化开放步伐,通过健全招商体系、创新招引方式、建强双招队伍,不断为加快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健全招引体系
“今天的项目水平,就是明天的发展水平。放眼周边城市,都在招引重大项目上加足马力,我们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充满了奋斗的动力。”区商务局局长吴嫔说。
近年来,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有产业招商指南、有产业招商地图、有产业招商信息库、有专业招商队伍、有专门招商机构、有专项招商经费的“六有”常态化要求,建立完善招商体系。
面对不断变化的招商形式,为提高我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区商务局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德国、日本、以色列等重点国家,开展了世界招商地图的编制工作。
“产业地图式”招商,就是绘制项目来源端地图和我区各板块产业配套地图,在两者之间架构一条专业招商和服务路径,既解决招商的方向,又解决项目的落脚点。对各板块该发展什么、招引来的项目落在哪里、落地后的项目如何做好服务,通过科学、统筹安排,系统地做好产业布局和招商布局。
我区还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招商。上线招商热力图App,成为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硬核神器”。产业、厂房、土地、产业园区、平台载体、重点企业、联系人……几乎涵盖了投资者所需的全部信息。对客商而言,只需按图索骥,选哪里投资,选谁投资,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借助App上线的契机,我区还摸清土地、厂房、载体、重点企业、配套设施等资源要素的底数,用中、英、日、德四种语言发布,让开放创新合作的大数据库变成一列“直通车”,快速、准确地将投资者“导航”到投资兴趣点。
创新招引方式
今年,我区完成签约100亿元项目2个、30亿元项目1个、10亿元项目3个。外资到账年度目标6.6亿美元,1—5月到账3.06亿美元,超过序时进度。
从新能源到新材料,从汽车制造到医疗产业,从研发平台到产业基金……武进引进大项目“菜单”加速拉长。这些处于重点领域、投资规模大、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重大投资项目集结,释放出强烈信号,让这片热土成为了产业战略要地。
项目招引的成果,离不开招引方式的不断创新。
产业招引。各板块进行差异化竞争,产业定位清晰,高新区、西太湖等打好电子信息、石墨烯等特色产业牌,并配备专职招商队伍,针对德国、日本、以色列等重点国家,精准招引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项目。
企业招引。引导支持企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行点对点招商,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发展档次和水平。
委托招引。加强与国内外政府派驻机构、各类商会协会、华人华侨社团和本地企业驻外机构的对接合作,与武进籍或与武进合作过的海内外知名人士、专家人才、企业家对接联系,多种方式进行委托招引。
专业招引。与高端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等对接合作,聘请招商顾问,开展市场化招引,借助其人脉和影响力牵线搭桥,深挖项目信息。
“飞地”招引。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探索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建立离岸创新孵化基地,构筑“招引桥头堡”。
建强“双招”队伍
项目和人才招引,离不开披荆斩棘、骁勇善战的“双招双引”团队。
我区通过专业化培训、外出学习取经,持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举办“双招双引”干部培训班,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从事招商工作的园区领导分享经验,并组织观摩学习当地特色产业园区,把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作为唯一目标,严格执行培训要求,杜绝学用两张皮。
去年,第一届武进区“双招双引”技能大赛中,14名招商能手大比武,这不仅是招商人员业务能力和个人风采的展示,更是各板块招商成果的展示,吹响了我区新一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冲锋号。
谁在项目招引工作中掉队,谁就会在区域比拼中落伍。近年来,我区推行差位退出机制,对重点板块采取分级负责和逐级考核、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年初对招商人员进行上年度考核评定,经考核确实不适合、不胜任招商工作的,进行降级处理和差位淘汰。
要让优秀的“双招双引”人才有荣誉感、有动力、有激情。近年来,经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开发区、投促中心等招商条线共提拔任用了10多名招商骨干。绩效报酬严格与工作业绩挂钩,多劳多得。每年评选出一批市级、区级招商能手,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