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政策解读> 内容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根据《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的指导意见》、《常州市河长办关于印发<常州市“五好河道”评定管理办法><常州市“五好河道”评价指南>(试行)的通知》,武进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出台了《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河道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为全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出台目的
在给全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生态河道的积极性,出台了《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河道建设资金奖补办法》(以下简称《奖补办法》),充分发挥区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典型,通过把这批生态河道建设成百姓身边的“幸福河”,真正让治水成为改善民众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味的有力载体。
三、主要内容
《奖补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围绕生态河道申报、评定及资金奖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关于评定范围。列入年度生态河道建设计划、并如期完成建设的镇村河道以及已经完成整治、达到生态河道标准,社会反响优异的镇村河道都可以参加评定。其中,享受过区级以上(含区级)各类水环境与河道整治专项补助的河道以及经开区范围内镇村河道不列入本办法评定范围。
(二)关于评定标准。河道水质要满足周边骨干河道管控要求,河道建设要满足《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河道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中有关河道功能、水体净化、水系活化、护岸柔化、两岸美化、节点优化、沿线亮化等建设标准,河道长效管护措施要落实到位,且群众受益度高、参与度好。
(三)关于评定流程。首先,由区河长办会同区水利局、区财政局对各镇(开发区、街道)申报的河道进行初选,参照所申报河道的整治性质(生态河道建设类、黑臭河道治理提升类等),结合河道现状和日常管护情况,确定正式参评河道名录。然后,由区河长办负责对参评河道相关申报资料进行收集、审核和归档,并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参评河道现场进行现场踏勘,对照《武进区生态河道评分表》,并结合第三方对河道周边群众开展的满意度调查和水质检测报告进行综合打分,根据综合打分结果,从高到低排出河道名单,报区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最终评定。最后,将评定结果在微武进、武进水利等公众号上进行公示7天,公示 期内无重大情况反映或举报查实的,确定为年度生态河道奖补对象。
(四)关于奖补标准。区财政每年安排600万专项资金,对年度生态河道进行奖补。根据入围河道综合整治资金投入、整治成效等综合评定情况,分别予以80万元、60万元、40万元的资金补助。
(五)关于一票否决。出现以下6种情况一律不得参与评定:(1)河长履职不到位、对河道情况不熟悉,被上级抽查、暗访发现问题造成不良影响;(2)评选年度内,河道范围及治理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水利设施重大水毁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情况;(3)河道管理范围内发生“两违” “三乱”等涉水违法事件未及时整改,或经上级交办后仍未整改完成;(4)沿河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入河排污口和取水口设置不规范;(5)河道翻排管控不到位,对外围骨干河道水质造成影响;(6)河道水质为劣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