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政策解读> 内容
一、出台背景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常州市委1号文件提出了“现代农业310发展计划”,要求“加快推进十大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十大农业企业股改上市和十大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等”,旨在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我区拟出台《武进区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是基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需要,结合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件将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下发。
二、目的和意义
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生产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生活的需求,这要求我区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优质化、特色化、标准化水平。二是我区现代农业产业提质转型的需要。当前,我区农业发展普遍存在园区承载能力后劲不足,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带动小户能力不强,品牌小而多、杂而不精,影响力不强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尤为迫切。
三、主要做法
我区农产产业目前的立足当前发展基础与优势,直面发展短板与挑战,计划出台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在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园区、农业品牌、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工作意见。
一是着力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这是按照“两区”划定的基础要求提出的,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调优农业产业布局结构这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根基。
二是着力促进农业园区发展。加强空间布局规划引导,吸引更多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集中,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产城融合发展,更是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增长点,带动生产生活服务业和新业态的发展,这是振兴乡村产业的必要载体。
三是着力打造实力农业品牌。培育“阳湖红”大米、“阳湖”果品等区域性公共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征、文化底蕴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幅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提升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四是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乡村产业振兴生力军。这是振兴乡村产业的主体力量。我区将优化服务指导,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环境。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