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食品药品> 内容
今年第一季度,区食安委组织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部门,联合对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四个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共36个类别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抽检797批次,其中,农畜禽水产品及其产地环境、酱腌菜、膨化食品、糖果、食品包装、蔬果制品、添加剂、调味料、大米、豆制品、方便食品、挂面、可可制品、白酒、黄酒、葡萄酒、配制酒、食用糖、肉制品、速冻米面食品、速冻调制食品、冷冻食品、植脂奶油、火锅食品、乳制品、蜜饯、食用油、元宵汤圆、饮用纯净水、其他饮料等品种769批次检测合格,总体合格率为96.49%。
不合格品种及原因分析:(1)蔬菜有2批次农药(三唑磷、腐霉利)残留超标。三唑磷为广谱有机磷杀虫剂,腐霉利是新型低毒性杀菌剂。超标原因是蔬菜种植者为避免发生大面积病虫害,确保产量,过量使用农药,或执行休药期不规范所致。(2)炒货有1批次菌落总数超标、1批次糖精钠含量超标。菌落总数是反映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卫生指标,说明食品加工环境的卫生条件较差,工艺质量控制不到位。糖精钠俗称糖精,是甜味剂,其含量超标一是因为炒货大多数为小作坊生产,加工设备简陋,生产条件差,在加工过程中未做到精确添加,二是因为少数厂家为追求产品甜度,超量使用甜味剂。(3)生产环节糕点有1批次(桃酥)铝含量超标,主要是厂家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了含铝膨松剂,其次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铝制容器。(4)食用菌干制品有1批次水分超标、1批次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袋装熟食豆制品有1批次菌落总数超标。水分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工艺不过关,或者包装存在问题等引起的;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卫生条件不过关,或者销售贮存环境差等引起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则与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相关,食用菌干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用焦/低/亚硫酸盐浸泡或者用硫磺熏蒸,旨在起漂白和护色作用,但过量亚硫酸盐的使用,会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5)现场制售糕点面包类3批次、卤菜17批次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超标。主要原因是加工环境、卫生条件、人员卫生意识、管理不到位,制作、存放的过程受到污染及成品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过长所致。
消费建议:(1)蔬菜选购:一看颜色。有的蔬菜颜色不正常,如菜叶失去平常的绿色而呈墨绿色,毛豆碧绿异常等,它们在采收前可能喷洒或浸泡过农药,不宜选购。二看形状。“异常”蔬菜则可能用激素处理过,如韭菜叶子特别宽大肥厚等。三看种类。蔬菜是否容易遭受虫害是由蔬菜的不同成分和气味的特异性决定的,有的蔬菜特别为害虫所青睐,如青菜、大白菜、卷心菜、花菜等,不得不经常喷药防治。(2)炒货食品选购:一是到正规经营场所选购炒货及坚果制品。二是不要贪图口感重,味道甜的产品。这些产品很有可能使用了超量的甜味剂。三是留意生产日期以及包装是否完好,通常炒货的保质期为3-6个月,受温度和湿度影响以及运输和储存不当导致的包装破损等外部环境因素,炒货食品中的油脂容易发生氧化变质,产生哈喇味,不能再食用。(3)食用菌产品选购:一要眼看。看形态和色泽。黑木耳宜选择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用水浸泡后耳大肉厚、有弹性的产品。香菇一般以体圆齐整,菌伞肥厚,盖面平滑为好。二要鼻闻。质量好的食用菌应香气纯正自然无异味,不要购买有刺鼻气味的产品。鲜食用菌若闻着有酸味则可能变质,不宜食用。三要手握。干制食用菌含水量过高不易保存。黑木耳如果握之声脆,扎手,具有弹性,耳片不碎则说明含水量适当,若握之无声,手感柔软则可能含水量过多。香菇若手捏菌柄有坚硬感,放开后菌伞随即膨松如故,则质量较好。(4)糕点面包类产品选购:一选品牌。选购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慎购马路摊点、小作坊的产品。二看标签。买生产标识规范齐全的产品。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号、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厂家的联系方式。三感官鉴别。看表面形状是否规范,色泽是否均匀,花纹是否清晰,并查看是否有焦糊和霉变现象。(5)酱卤肉制品产品选购:一是尽量选择预包装酱卤肉食品,因为包装完好的产品可避免流通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于真空包装的酱卤肉,要看其真空度是否完好。二是注意贮藏条件。应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即食卤菜容易变质,应到正规餐饮销售场所选购,购买后最好两个小时内食用。三是注意产品的外观和色泽。对于颜色鲜艳及色泽格外鲜亮的酱卤肉,应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