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中,武进分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纵横联动机制压实责任,依靠科技手段提升调查精度,借助数据赋能保障成果质量。全局上下以科技硬核提效、责任闭环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与耕地保护提供坚实支撑,为区域国土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筑牢坚实基础。
一、纵横联动聚合力,协同共筑“责任链”
武进分局紧扣部、省、市工作要求,构建“区镇村多部门纵横联动机制”,确保责任层层压实。部、省文件下达后,分局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带队下沉一线,实地督查耕地恢复及“非农化”整改,推动变更调查与耕地保护、执法卫片工作同频共振。2024年10月,分局组织业务骨干参加省厅相关工作培训,并联动空间规划、耕保、执法大队、征地中心等业务部门召开启动会,明确十大任务清单,形成跨部门协作合力;各镇及基层所同步发力,联合资规、建设执法、农经多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另外,分局采用“周例会+日报表”模式,各级领导通过数据分析、现场督导等方式统筹进度,实现问题即查即改,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
二、数据赋能强精度,织密调查“一张图”
以“数”为基,武进分局依托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打造全链条数据管理模式。一是全面核实耕地未耕种图斑,开展核实专项图层,分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地类现状,组织排查省级监测图斑,分类制定整改方案;二是梳理相关用地管理信息,提前准备“擦除203”相关材料,动态更新用地管理信息库;三是衔接日常变更, 做好“回头看”工作,确保数据鲜活可用;四是将新增耕地及时举证纳入年度变更,确保耕地指标达标;五是摸排因规划指标问题涉及的20范围变更情况,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衔接,使地块的开发建设符合详细规划的要求。
数据支撑的精准性为决策提供了硬核保障。调查登记科联合耕保、执法部门建立“日统计、周调度”机制,利用专题表格量化整改进展,通过数据交叉验证,严控成果误差率。各基层所实行“影像+实地”双轨比对模式,对推堆土、撂荒地图斑逐地块定位,实现问题靶向整改。
三、双轮驱动提质效,筑牢成果“生命线”
武进分局以“技术+机制”双轮驱动,确保变更成果真实可靠。一方面引入北斗导航和无人机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举证定位精度,精准识别地类变化图斑。另一方面,分局建立“双随机”抽检机制,对变更成果进行内业抽检,对疑问图斑开展外业核实。科技手段的深度应用,有效提升了国土变更调查的效能,为调查成果质量加上“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