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服务大厅> 主题服务> 医疗健康> 资讯服务> 内容

医疗协同赋能基层 共建共享守护健康
——我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纪实(下)
发布日期: 2025-08-07    来源:武进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在深化医改大背景下,武进中医医院与武进第六人民医院聚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以两院深度协同为基石,从专家下沉、能力提升、创新联动三个方向精准发力,切实将医共体建设成果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健康福祉,积累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宝贵经验。

专家下沉,夯实基层医疗根基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核心要义。过去,武进第六人民医院专家资源相对匮乏,群众获取优质医疗服务存在诸多不便。随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试点推进,武进中医医院派遣多位专家入驻武进第六人民医院,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发展难题。其中,颈肩腰腿痛特色门诊建设成效尤为显著。

该门诊由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针刀中心主任刘百伟牵头组建。凭借扎实的医学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刘百伟将三甲医院的先进诊疗技术引入基层,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面对饱受颈肩腰腿痛折磨的患者,刘百伟以“望闻问切”的传统中医诊断方法,结合影像学结果判断病因,运用针刀松解、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提供“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

30岁的曹女士因长期伏案工作饱受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困扰,经特色门诊系统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为表感激,她特意送来锦旗,还主动向身边饱受同样病痛折磨的同事好友推荐该门诊。如今,众多患者从周边乡镇慕名而来,特色门诊单次接诊量超50人次,成为区域内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康复港湾”。

多维赋能,提升基层服务能级

赋能基层不能流于表面,必须“授人以渔”。除了为患者解除病痛,刘百伟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临床带教、病例讨论等形式,将自己的诊疗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武进第六人民医院年轻医生,助力培养出一批扎根基层、专业过硬的颈肩腰腿痛诊疗人才。

在护理领域,武进第六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前往武进中医医院跟岗学习,引入耳穴压豆、穴位敷贴和刮痧等中医护理操作,优化护理流程,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医疗与药事质量管理方面,武进中医医院以病案质量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培训、建立定期质控合作机制,显著提升武进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病案质量,推动抗生素使用率、药耗比等多项核心指标达标。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针对老年人体检新增的肺功能检测项目,武进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高斌开展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武进第六人民医院慢阻肺筛查能力。目前,辖区已有657位老人参与了肺功能检测,共筛查出28例阳性。

创新联动,激发医共体新活力

两院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信息建设与管理互通,开展远程可录屏会诊,实现影像、心电诊断互联互通,突破地域限制,让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此外,武进第六人民医院选派4名高级职称医师注册成为武进中医医院互联网医师,逐步实现患者在乡镇就能远程预约中医院大型检查项目,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其医务科、办公室等职能科室接入武进中医医院OA系统,实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优化自身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

武进中医医院与武进第六人民医院在紧密型医共体试点中探索的合作模式,已成为推动基层医疗发展的重要抓手。接下来,区卫健部门将把试点中的有效经验转化为常态化举措,以更紧密的协同联动、更精准的资源调配,持续强化全区基层医疗“造血”能力。从专家带教的长效化到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化,从远程医疗的规模化到管理模式的精细化,始终聚焦优质资源下沉与基层能力提升的核心目标,让专业诊疗更贴近群众需求,让便捷服务更契合民生期待,让每一项医疗进步都转化为群众可感知的健康福祉,为健康武进建设筑牢基层根基,让城乡居民在持续优化的医疗生态中收获更坚实的健康保障。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