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服务大厅> 主题服务> 医疗健康> 资讯服务> 内容
半年时光悄然流逝,武进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结出累累硕果。武进人民医院以区域医疗龙头之姿,与武进第五人民医院携手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双方以医疗技术帮扶为根基、护理模式革新为引擎、公卫项目推进为纽带,三维度协同发力,推动五院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织密织牢基层健康服务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医疗资源下沉, 特色诊疗解民忧
70岁的李奶奶家住前黄镇,被顽固性失眠困扰多年,辗转难眠、多梦易醒的症状导致其精神萎靡、食欲锐减,多方求治却收效甚微。儿女工作忙,她独自去城区大医院看病多有不便,病情便一直拖着。今年3月,得知五院有三甲医院中医专家坐诊,李奶奶便走进五院的中医科,找中医专家庄晓丹就诊。庄医生通过细致问诊,结合舌脉辨证,诊断其为心脾两虚型失眠。随后,为李奶奶开具了中药方剂,并指导她进行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的调理,李奶奶每晚能安稳入睡5~6小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也恢复如常。
这正是医共体建设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名医”的生动缩影。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机制,武进人民医院以“专家赋能+学科筑基”双轮驱动模式,选派中医专家庄晓丹、曾渊杰组建驻点团队,彻底改变五院此前无中医专家坐诊的局面,推动五院中医专科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发展,为前黄镇域中医药服务体系注入核心动能,成为医共体建设中极具代表性的惠民实践。
专家门诊的常态化运行,既精准对接群众对优质医疗的需求,更成为带动基层专科能力提升的“孵化器”。庄晓丹等专家通过门诊示教、病例研讨、中医经典理论培训等方式,手把手指导五院医生辨证用药,帮助基层团队在常见病诊疗、慢性病调理等领域夯实基础、拓宽思路,中医专科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护理模式革新, 指导帮扶显成效
凭借资深护理管理经验,武进人民医院为五院量身定制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革新方案,从体系搭建、规范制定到人才培养提供全周期支持。护理专家团队深入五院临床一线,结合基层医疗机构与服务对象的特点,构建涵盖护理流程优化、文书规范书写、质量评价标准的系统化实施方案,并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剖析、现场实操等多元培训,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深植基层。
65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王阿姨见证了护理革新的成效:外科责任护士陈红在武进人民医院专家指导下,全程参与诊疗护理——从协助完成检查、讲解手术方案,到术后根据康复进度定制饮食与活动计划。这种“全程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不仅让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提升,更让护士在病情观察、应急处理、人文沟通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得到全方位锤炼,实现护理质量与团队素养的双向进阶。
公卫项目落地,早筛早诊筑防线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两院携手开展肺结节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与肺癌早筛项目、前列腺癌筛查干预项目,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在五院肺癌早筛项目中,58岁的赵先生筛查出肺部小结节,起初未重视。武进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朱小波为赵先生读片,判断结节存在恶变风险,经多次随访、复诊,确诊为早期肺癌,立即接受手术治疗,目前恢复良好。该项目今年开展以来,已筛查1261例,11例患者通过手术获得早期救治,另根据结节大小和性质,23例患者纳入3~6个月随访、19例患者纳入年度随访。
与此同时,前列腺癌筛查已覆盖前黄镇2142例老年男性居民,检出异常322例、确诊16例,均及时得到精准治疗。
从“单兵作战”到“联合作战”,武进人民医院与武进第五人民医院正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纽带,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健康服务闭环。未来,两院将继续深耕医疗资源共享机制,让远程诊疗的“云端桥梁”更稳固,让基层医护培训的“能力火种”更旺盛,让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防线”更坚实,全力守护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