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服务大厅> 主题服务> 医疗健康> 资讯服务> 内容
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江苏省建成了全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成为热议话题。近年来,区卫健部门紧跟省、市卫健委的部署,完成“云影像”全域医疗机构接入,不断推动医疗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智慧医疗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影像学检查结果互认:“片”刻简化就医流程
家住湟里镇的许老太近期因腰背部疼痛,由儿子刘先生陪同前往武进第四人民医院(湟里镇卫生院)进行了核磁共振检查。随后,她被转诊至武进人民医院南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本以为转院后需要重新做一遍检查,结果令患者及家属惊讶的是,在南院,医生在未进行任何新的影像学检查的情况下直接为许老太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安排手术。原来,早在他们转诊之前,许老太在武进四院拍摄的所有影像资料已经上传至云端平台,包括过去几年内的CT、MRI等各类图像文件,全区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均可通过授权访问这些信息。家属表示:“现在数字化医疗很方便,我们到别的医院拍的片在这个医院都能用,不需要再重新拍片,相当方便。费用、时间各方面都能节省。”
自2024年4月以来,我区积极推行医疗机构间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机制,旨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医学检查现象。这项措施不仅能够避免对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多次付费、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简化了就医流程,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提高了整体医疗服务满意度。通过实现跨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解决群众的“药”紧事
近日,71岁的王老太在家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顺丰快递:武进中医医院为她代煎的中药包。从她前往医院开方问诊到收到这份精心配制的中药成品,整个过程不到24小时。这一高效便捷的服务得益于我区积极探索的“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武进中医医院通过信息系统与患者进行对接,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中医药服务。患者除了可以前往医院进行问诊配药外,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交自己的中药配方需求。医疗机构根据这些需求进行中药饮片的代配代煎服务,从而节省了患者排队买药、等候煎药的时间。
相较于传统的在家煎药方式,代配代煎服务从中药配方的选择、浸泡、煎煮到成品包装,整个流程都采用了更加科学、严谨和规范的操作标准。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中药的疗效,也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这些医疗机构还提供了快递配送服务。患者无需前往医院排队取药,只需在家等待即可收到精心配制的中药成品。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为中医药服务的普及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构建智慧医疗新生态 实现诊疗资源全共享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区卫健部门致力于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以卫生信息化赋能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不断促进患者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实现了透明可视化管理,推动了全区范围内诊疗资源的共享。
目前,全区已成功建立了心电、影像、病理诊断、医学检验以及消毒供应等五大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这些中心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确保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检查结果的互认互通,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就医流程。此外,在两大三级医院——武进人民医院和武进中医医院的带领下,全区还建成了远程视频会诊中心。该中心采用“基层邀请、中心确认、远程会诊、提供意见、出具方案”的运作机制,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区级医院同质化。
基于现有功能之上,区卫健部门正积极推广AI辅助诊断技术,拓展线上诊疗服务,加强急救装备智慧化建设,推进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无缝衔接,实现“上车即入院”,为广大群众打造一个高效便捷且安全可靠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跑最少的路、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