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政协及其常务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在全市挑大梁、在全省当先行、在全国占前位”的武进工作主题主线,团结带领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勇担助推发展之责、彰显协商民主之效、凝聚团结奋斗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进新实践的征程中,奋力交出了一份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政协答卷。
一、坚持政治思维,牢牢把握始终跟党前行“方向舵”
政治领航。区政协党组坚定不移在区委领导下谋划开展工作,坚决完成区委交办的各项任务,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议事决策制度,召开党组会议12次,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通报情况、参加协商、听取意见23次,坚决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理论引航。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专题学习、常委会集体学习12次,线上推送各类学习内容80余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先后举办交流研讨会、集中警示教育等活动9次。
党建护航。发布武进政协“红武共进 界别同行”党建品牌,大力实施凝心铸魂、双链融合、同行聚力、清风护航“四大工程”,着力推进党建品牌建设行动。
二、坚持协商思维,全力唱响服务改革发展“协奏曲”
瞄准发展重点建言出力。围绕区委点题“完善区级国有公司与乡镇板块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调查研究,深度协商互动,助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围绕推动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与市政协开展联动调研,共商合成生物创新协同、产业共融之策。落实区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工作要求,提出20条协商建议,被区委、区政府吸纳为谋划推进工作的真招实策。
围绕民营经济群策群力。参与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联系机制,区政协领导走访调研委员企业100余家,为企业强信心、鼓干劲、谋发展。跨界别建成全市首个区政协企业家委员工作室,创新推出“1个平台、重点服务3大产业链、多个委员工作室聚焦民营经济各领域多点发力”的“1+3+N”系列举措,编发《新势联动 质变之路——武进区政协十五届委员名企录》,收录190家委员企业,促进供需互通、平台联通。
紧盯改革难点赋能助力。选取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及青年驿站、促进区三甲医院与疾病预防中心医防融合等民生实事项目,组织协商式监督,提出建议26条。坚持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全覆盖领办督办重点提案机制,25件重点提案以点带面,促进215件立案提案高效办复。
三、坚持为民思维,持续打好密切联系群众“组合拳”
用机制平台贴近界别群众。出台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从1.0阶段迈向主题鲜明、独具品牌的2.0阶段,新建雪堰镇“新农人”、前黄镇“绿野兴农”、湖塘镇“烛心港”、嘉泽镇“花田”、潞城街道“青漾”等17个委员工作室。
用真情服务感召界别群众。各委员工作室落实“我身边的风险隐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报送300余条信息线索,形成155条社情民意信息,市级以上录用56条;累计组织政策宣讲、技术服务、民情恳谈等活动200余场。
用协商成果赢得界别群众。常态化开展基层协商议事工作。主动邀请全国、省、市政协委员下沉至所联系协商议事室开展履职活动42人次,开展服务为民专题协商议事活动161场。
四、坚持聚识思维,携手共绘团结奋进最大“同心圆”
同赞共庆筑牢同心。以“坚守初心 团结奋进”为主题,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
合作联谊汇聚合力。建立各党派团体参加政协工作交流机制,邀请民主党派共同承办协商议政活动、开展联合调研11次。
文史宣传传播共识。编辑出版《美丽乡村话武进》,全面展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武进路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打造助企服务体系等17篇文稿在《人民政协报》、新华网等国家和省级媒体刊载。
五、坚持质效思维,充分彰显政协严实履职“新风貌”
推进联动履职。加强对上联系联络,认真做好全国、省、市政协来我区视察调研、走访慰问、指导督促的服务保障工作。注重向下互动指导,将专委会的专业优势“链接”到协商议事的一线。主动对外交流联谊,接待省内外政协考察调研62批次。
激励责任委员。组织委员集中视察、听取政府工作情况通报,举办骨干委员培训班,推荐委员参加党政部门意见征求、协商讨论、监督评议等活动,拓宽知情明政渠道。
打造“五型”机关。深入推进“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实干型”机关建设,坚持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干部能力作风得到进一步锤炼,精气神更足、基本功更硬。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区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崇尚实干、勇争一流”的鲜明导向,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用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重点打造“忠诚、有为、团结、活力、高效”五个政协,以“政协之能”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之需,为走稳走好高质量发展“武进节奏”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一、打造“忠诚政协”,在贯彻落实新思想上体现更高站位。
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推进落实机制,构建在履职活动中用党的创新理论开题、破题、答题机制。始终坚持在区委领导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持续擦亮武进政协“红武共进 界别同行”党建品牌。
二、打造“有为政协”,在助推现代化建设上探索更佳方案。
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健全“党政点题、政协破题”机制,着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从自身挖潜力,谋实事、务实功、求实效,助力答好“武进之问”。
三、打造“团结政协”,在凝聚最大正能量上扛起更强担当。
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助力凝聚武进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群众队伍的精神合力。创新政协开展统战工作的思路办法和平台载体,加强与各党派团体的团结协作和各界人士的联谊交流,多角度全方位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四、打造“活力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迈出更实步伐。
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常委会、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
五、打造“高效政协”,在固本强基提效能上树立更优形象。
强化协同联动,健全开发区政协工作机制,发挥界别组织作用,落实与镇(街道)工委双向选择联系机制,让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政协工委的基层力量和界别组的专业优势相互借力、相得益彰。深化“五型”政协机关建设,把政协打造成能干事能成事、有追求有作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