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热点回应> 内容

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热点回应
发布日期: 2025-07-07    来源: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问:服务高校毕业生,区人社部门有哪些举措?

答:我们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档案托管、人事代理、户口挂靠、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各类就业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发放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同时,放宽人才落户限制,实施高校毕业生生活和租房、购房补贴等政策。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税费减免、担保贷款、融资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加强见习基地建设,举办见习岗位对接会,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登记和就业帮扶工作。区人力资源市场定期举办人才招聘活动,组织企业赴省内外各高校开展“名校优才”校园招聘会、在常高校校园巡回招聘会活动。在在常高校开展就业政策进校园、就业指导进校园、创业培训进校园等多种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驾护航。

问:如何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招聘会信息?

答:大家可以关注“武进人社”“武进人力资源网”微信公众号和“武进人才招聘”抖音号,还可以登录武进人力资源网网站,我们会不定期发布现场招聘会安排信息,还会开展网络招聘、直播招聘、武进名企云宣讲等活动。

问:能否介绍一下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和“青春留常”综合资助政策?

答: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集生活、租房、购房资助于一体的全方位资助政策,适用于2021年1月1日后引进常州的人才。其中,生活和租房政策的资助对象为在常州首次缴纳社保连续6个月以上、毕业2年内,由常州市企业引进的博士研究生、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以及高级技师和技师。生活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月800元、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每月500元、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每月300元补贴,资助期限为3年。租房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月800元、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每月600元、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每月500元补贴,资助期限为3年。

购房政策的资助对象为常州市企业引进的已在常州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的博士研究生、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以及高级技师和技师。2023年以后,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引进的前1年至后3年内首次购买常州市商品住房,其中包括人才单独购买或与配偶、父母、子女共同购买,博士研究生可获30万元购房资助,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为8万元,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为5万元。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还对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博士给予180万元、硕士给予个人110万元或家庭150万元的贷款扶持。

“青春留常”综合资助政策则是对2022年1月1日后,在常高等职业院校毕业且留在常州市企业工作的人才发放的资助。常州市企业引进毕业2年内、35周岁以下的在常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大专生,在常州首次缴纳社保连续6个月以上,将可获得每月300元的综合资助,资助期限为3年。

问:请介绍一下大学生就业见习相关情况。

答:青年见习对象指的是不在单位参保状态,离毕业时间不足6个月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高级工、技师班(预备技师班)成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含通过教育部相关机构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港澳台大学生)、技工院校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16~24周岁登记失业青年。

目前,我区认定的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有120余家,2024年组织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超1800人。参加就业见习可享受相应见习补贴,补贴具体包含:学员生活补贴,由见习单位先行支付后政府补贴,标准为当年我市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的60%,当月考勤不足15天的不予享受;保险补贴,见习期间见习单位根据规定的社保基数和费率统一为见习学员办理单独工伤保险;房租补贴,特困家庭、低保家庭和“双零”家庭及其他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见习期间因工作需要租住房屋的,经申请认定可享受每人每月500元房租补贴;带教补贴,每带教一名见习人员按100元/月的标准享受带教补贴;留用补贴,按每留用一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基地一次性补贴;优秀见习基地奖励,每2年评选一次优秀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奖励标准为每家不超过2万元。

符合条件的对象可以通过江苏人社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江苏智慧人社”App、“苏心聘”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搜索选择意向见习岗位,经见习单位和属地人社部门审核确认,签订就业见习协议,参加岗位见习。

问:应聘求职时,大学生如何防范黑中介?

答:根据近年来我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的举报投诉,提醒求职者需要注意防范黑中介。某些非法机构会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费用。最近,杭州某中介在网络招聘平台打着“高工价”名义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常州工作,借此机会收取介绍费、报名费、证件费等一系列费用,金额合计约700元,实际只是将其再次介绍给当地中介,承诺的工作和工价都不是真实存在。在此提醒高校毕业生不要轻信网上招工信息,要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大家要谨慎甄别信息,提高防范和规避求职风险的能力。可到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求职,如人力资源市场、职介中心、人才中心;也可到经人社部门年审合格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或通过“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苏心聘”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武进人力资源网等官方渠道查询搜索招聘信息。及时上网核实相关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该用人单位注册或者备案情况,若查不到相关信息就说明该单位可能不存在。一旦发现黑中介,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如遭遇求职应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问:我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想咨询一下武进国家高新区有哪些创业园?有什么入驻条件吗?

答:目前,我区已建成各级各类创业基地19家,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基地9家,市级创业基地6家,区级创业基地4家,省级、市级创业基地数为各辖市区之首。其中,位于高新区的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有3家:龙道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园,地址在常州科教城东区实训基地;常州科教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地址在常武中路18-3号;大连理工大学江苏研究院创业孵化基地,地址在常武中路18号。

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有2家:常州固立创新创业基地,地址在天润大道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10号楼;三艾数字经济创业孵化基地,地址在常武中路18-68号三艾科技大厦。详询武进区就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科,咨询电话:0519-86527816。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