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脉焕新”进行时 3条生态河道月底蝶变

2025-05-15

初夏时节,我区水网纵横间一派繁忙景象。今年,我区以“水清、岸绿、景美、文兴”为目标,全面推进徐巷里浜、东序站浜、洋泽浜3条生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

在洛阳镇徐巷里浜河道综合整治现场,挖掘机挥臂清理岸坡杂物,工人正在铺设框式生态挡墙。经过4个月攻坚,目前,河道清淤已全部完成,水下生态修复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据悉,项目创新采用“框式生态挡墙+木桩护岸”组合工艺,既保证行洪安全,又为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空间。目前,99%的木桩护岸已打桩完毕,西侧步道碎石垫层铺设过半,框式生态挡墙二层浇筑完成三分之二,预计本月底全面完工。“下一步计划加快岸坡修整,推进框式生态挡墙后续施工,按序开展栈桥建设,确保工程按计划高质量完工。”区水利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洛阳分中心工程员纵兆轩介绍。

在不远处的东序站浜,工程队正运用“叠砌式生态挡墙+亲水平台”设计,将防洪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目前,河道清淤、木桩护岸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滨水步道基础已成形,绿化区域正种植芦苇、菖蒲等本土植物,未来这里将成为集生态涵养、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家门口公园”。

位于雪堰镇的洋泽浜河道综合整治及水土保持工程也将于月底完工。该河道全长约2公里,紧邻我区主要入湖河道武进港,是太湖流域水系的重要“毛细血管”。本次工程实施后,将一举解决此前存在的淤积、岸坡坍塌等问题,建起生态护岸,在两岸种植大量绿化,为我区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区累计建设149条生态河道,总长429公里,持续打造“一河一景”特色廊道,统筹推进水土保持、水系连通、景观提升三大工程。下一步,区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生态融合,结合生态河道周边村落文化特色,增设水利文化长廊、观鸟平台等设施,让每条河道都成为“会呼吸的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