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它们是城市发展的“旧补丁”,巷道狭窄、设施老旧、隐患丛生。如今,牛塘的城中村——牛塘一社区已翻开新篇章,一场深刻的治理“手术”,正一笔一画地绘就了宜居的新图景。推动这场蝶变的,是牛塘镇坚守的为民初心——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为抓手,全力推动人居环境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品质蝶变,改到群众心坎上:改造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直观。“公厕干净了,垃圾桶没蚊蝇了,房前屋后也整齐了。以前鸡鸭鹅的臭味总飘着,现在好了,住着舒心,心里也跟着敞亮!”一社区王大爷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牛塘镇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急难愁盼入手,让改造充满民生温度。
公厕升级,更贴心。针对外来人口多、公厕环境差的窘境,全力推进10座公厕改造,已完成7座,让“方便”之事更方便。车棚到位,更安心。新增的13处充电车棚,如同一把“安全锁”,锁住了“飞线”风险,解决了居民的“心头忧”。街区焕颜,更悦心。垃圾收集点布局更科学,贺家路更化身为一道艺术长廊。墙绘点缀,一步一景,让生活幸福感在家门口悄然升级。
机制护航,探索长效新路径:为避免“整治一阵风”,牛塘镇以“多方参与、常态长效”为主线,构建起三大可落地的长效机制,推动一社区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建立问题闭环管理机制。固化“每周摸排-即时整改-动态复核”工作模式,确保问题“发现即改、动态清零”;并对重点区域实施“清理+巡查”双管控,严防问题反弹。二是实行环境精细保洁机制。环境是否干净有序,离不开精细化的保洁管理。为此,牛塘一社区推行“6小时固定保洁+不定时巡查保洁”,确保公共区域时刻整洁;对5处河道落实“每周2次水质净化、每2天1次漂浮物清理”的精准管护,守护“清水绿岸”。三是强化协同共治机制。群众是长效治理的根本力量,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此,牛塘镇成立由年轻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队长等组成的“青蓝”宣讲队,通过“面对面”入户宣讲,有效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做”为“一起做”,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基石夯实,筑牢平安底色:“现在电动车有了专门充电的地方、线路裸露也得到了解决……安全感满满。”租住在牛塘一社区的小李感慨道。安全是宜居的底线。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牛塘镇始终将安全贯穿于全过程、各环节,从排查到整改,从物防到智防,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正在这里织就,切实守护着居民的每一天。
牛塘镇成立的4个工作小组穿梭在各个乡间地头,对“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的安全隐患来了一次大起底。围绕“政策激励+靶向整治”双轮驱动,全力推动安全隐患整改落地。完善消防设施,新建4处消防取水点,安装6个消防栓,实现重点区域消防设施全覆盖,完成村内主要道路拓宽及进村口“飞线”整治,畅通救援通道。组建快速处置队,配齐专业消防设备,提升自防自救能力。全面安装227处烟感报警器,提升初期火灾预警能力。
城中村的蝶变,一头连着城市发展的规律,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烟火。这场由表及里的综合整治,不仅重塑了社区的物理空间,更重构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归属感。下一步,牛塘镇将继续秉持“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以一社区的实践为样板,推动城中村治理从“一点美”向“全域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深化拓展,努力打造更具韧性、更富温度、更有活力的宜居家园。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