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服务大厅> 主题服务> 教育> 资讯服务> 内容
2024年,武进教育人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用奋斗定义时间,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书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着力推动固本强基 把牢党建引领“方向盘”
着力推进“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有序推进“书记项目”,“双促护双减护心育新苗——教育系统党员引领‘吾有优学’532行动”获评区优秀书记项目。落实基层党建“红武共进 双争双强”三年行动,推进离退休党支部“标准+规范”建设,深化“银发生辉”工程。纵深推进党建阵地“五亮五优工程”。扎实开展党员冬训工作,共形成高质量“五微”作品250多件。
全力推进教育实事 绘就民生保障“新蓝图”
切实保障学位供给。湖塘桥实验小学西园校区、西园实验初中、海湖实验学校、政平幼儿园、滨湖幼儿园等7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9310个。创办武进第二高级中学,夏溪幼儿园、淹南幼儿园、常州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淹南实验学校等新建项目有序推进,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补充。此外,武进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
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和“五项规定”要求,1个项目被省教育厅评为“双减”三周年典型案例,3个项目被评为市重点实验项目。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100%。
聚力打造教师队伍 锤炼吾有优师“基本功”
坚持师德为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通过“送培上门”、“双名”工作室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素养。2024年,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人入选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被评为正高二级教师、5人被评为正高教师;2人被评为省教学名师、1人获评省模范教师、1人获评“2024江苏教师年度人物”、1人入选省优秀乡村教师培养对象、4人入选省第七批“333”工程培养对象。新增省级“四有”好教师团队2个,省级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2个。8人获评省基本功评优课一等奖,3人获评省基本功评优课二等奖。148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合力落实五育并举 架起立德树人“彩虹桥”
3所中小学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率先成立常州市首个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编写出版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安全教育”系列读本25册并列入中小学课程计划,读本入选国家科学技术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高水平承办常州市首届“劳动教育月”启动仪式,太湖湾教育大营地获评国家级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基地。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打造“五金”思政一体化课程。承办“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暨省品格提升工程展示交流活动。6人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获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创新开发全市首个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公益线上学习平台“吾心家园”,用户总数达20.2万人,周活跃用户2.3万人次,全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吾老师来信”推出123期,点击量超90万次。《以线上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武进实践”》被推荐申报省“润心”工作典型经验。承办江苏省校家社协同育人展示活动,相关经验在《中国教师报》推广。开展“区家庭教育志愿者赋能行动”108次,受众近21600人次。
发力促进内涵发展 提升优质均衡“驱动力”
全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高质量通过教育部现场实地核查。城乡校际优质资源协同互联,展现集团化办学3.0新样态。8项课题被立项为省规划课题。新增省级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3个,市新优质学校5所,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备案项目11个。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4项,在市双创大赛中获4金3银2铜,金牌总数位列全市第一。
大力规范科学治理 拉起校园安全“警戒线”
全面督查、全区覆盖,深化校园安全治理。全年共派出198个督查组,出动467人次,督查单位999个次,排查整治隐患问题691个。
守护“舌尖”安全,扎实推进食堂专项治理“三统一”:统一经营模式,目前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已经实现了自主经营的全覆盖,到2025年9月区内学校将全部采用自主经营模式;统一食材招采,由区教育局统一对食材供应商招标,并通过阳光食堂平台实现全过程监管;统一资金监管,正在推进设立专用监管账户,即将建成资金结算平台。改革以来,学生伙食质量明显改善,学生及家长对食堂满意度达到97.75%。
成绩已然成为历史,未来仍需砥砺前行。武进教育将继续努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崇尚实干、勇争一流,在教育沃土上拔“高峰”、扩“高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