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本蓝色封皮的“履职事项清单”成为了雪堰镇基层干部和百姓手中的“掌中宝”。这本涵盖20个类别、142项职责的“治理宝典”,像一把精巧的手术刀,精准切开了基层治理中的模糊地带,“该谁干、怎么干、如何干好”一目了然。
拉一份清单,效果如何?一个个烟火气十足的案例是最好的佐证。
“以前办事,大家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哪些事情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现在有了清单,我们办事方便多了!”潘家村小吃店老板刘先生对照清单,高兴地说。
南山村村民老陈家的农房老旧了,想要申请改造,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清单明确由建设部门负责农房改造的规划审批与技术指导,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土地使用相关手续的办理,村“两委”负责协调村民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职责一厘清,照亮了老陈的农房改造之路,工程顺利开工。
作为常州唯一拥有7.8公里太湖岸线的乡镇,雪堰镇太湖治理工作要求高、任务重。以前镇生态环保部门既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又要时刻关注企业、河道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并整治各类污染事件,人手短缺与职责繁多的矛盾凸显,大家常常分身乏术。清单明确界定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清晰划分了上级部门的工作范畴,事情做起来更有章法。
清单还突出镇域特色,展现基层担当。该镇立足雪堰实际情况,聚焦编制全流程,集中驻点办公,推动履职事项清单机制更优、目标更准、内容更实。着重挖掘体现乡村美、工业强、面貌新、文旅旺等特点的领域和事项,最终梳理汇总形成雪堰特色履职事项11项。
雪堰是武进水蜜桃种植大镇,过去农户们主要依赖自产自销模式,销量难保证,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清单明确了基层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应用以及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职责。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定期组织开展水蜜桃种植新技术和新机械培训会,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和水平,并邀请专家集中授课和开展直播带货培训等特色课程,帮助农户打通销售“出村之路”,让水蜜桃变成群众的甜蜜产业。
记者手记
一本带着油墨香的清单,在太湖之滨书写着新时代的“基层治理经”——模糊地带变成“责任田”,推诿扯皮化为担当作为。雪堰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治理的密码,藏在“明责、履责、尽责”的治理逻辑里。在这里,每项职责清单都在生长,最终结出的,是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