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桥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南夏墅社区远宇桥北侧186米。港桥又称大港桥,东西走向跨永安河,是一座花岗岩石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的单孔石拱桥。全长16.3米,桥面宽3.3米,桥堍宽4.4米,拱券入水处高6.1米,拱券勾有券眉,漏有桥耳,置有联柱。桥东西两侧各有石阶19级。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四角有高为2.1米西方风格的望柱4根,望柱天头为如意钩浮雕,左侧为鲤鱼,口中冒泡,右侧为水牛,仰望天际。桥东望柱楹联:“天际彩虹留大港;人间司马好题桥”,由时任上海特别市市长钱大钧撰书。桥西望柱楹联:“面貌丕新,永奠斯基石;波流澎湃,安渡有津梁”,由时任上海卫戍区高参本邑港桥人氏韩诚撰书。桥孔南侧楹联:“水光接汉浮半月;云气凌空悬长虹”,由时任江苏省省长朱绍良撰书。桥孔北侧楹联:“创始前明亘大港;利民重修永安桥”,由国民党元老本邑雪堰桥人氏吴稚晖撰书。桥栏尾部置民国常用的双圆巧头弧线形抱鼓石,连接处断裂,疑是坐狮方尖望柱,上有谷穗和鸡心图案。重修时从河中打捞的一块桥额旧石,现压于保护碑下。港桥始建于明代,于清代重修,光绪元年(1875)重建,民国36年(1947)再修时,除继承石拱桥传统形制外,多了许多西方元素。此桥文献记载较多,明《万历武进县志卷二·桥梁》记载:“三涡桥、扛桥,二桥皆跨三涡溪”。清《道光武进阳湖合志卷一·乡都》记载“土夅桥镇在阳湖县升西乡六都”。港桥之名应由土夅(gàng)桥、扛桥演化而来。历史上的永安河,未曾在此建过港口和码头;相反,两岸土土夅起伏,石桥建于土土夅之间,故此得名,久而久之,土夅桥成了港桥,与此记载相符。清《光绪武进阳湖合志卷二·桥渡闸坝》记载“惠化乡二十三都一图:港桥”。港桥设计新颖,结构巧妙,花纹雕琢古朴,细腻考究,联句诗情画意,书法各异,为常武地区古桥中建筑文化的佳作。2004年12月,港桥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