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
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好“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为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2020年9月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0〕75号)提出: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探索形成以城市群为载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和对外输出实力的职教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教新高地和样板。在江苏理工学院建立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研究所,组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专家智库,加强职业教育研究人才培养储备,创新职业教育研究范式、方法,深入企业、学校一线实证研究,丰富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供给。依托不同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产业园区联结和整合资源,遴选建设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园区和校区,并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共建共享联合产业学院和优质实训基地。
常州市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成员和苏锡常都市圈核心成员、作为南京都市圈覆盖地区,具有三大都市圈叠加的独特区位优势,武进区作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常州经济体量最大的市辖区,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密集、创新思维活跃,面对多重战略叠加交汇,迎来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历史性机遇。
为了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提出实施“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计划。项目以武进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基础,依托江苏理工学院人才及科研优势,以服务全省、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需求为目标,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打造省级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示范园区,引领未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方向,成为吸引人才、集聚资源、融通内外的“创新策源地”,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名称: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
项目实施单位: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工程范围:项目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至蒋公路,南至聚湖西路,西至湖滨路,北至G312。项目区由城市道路分为3个地块,建设地点见下表及下图:
序号
项目名称
位置
备注
1
地块一
东至东龙路、南至聚湖西路西至湖滨路、北至G312
2
地块二
东至蒋公路、南至聚湖西路
西至东龙路、北至G312
3
地块三
东至湖滨路、南至聚湖西路
西至现状用地、北至现状用地
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计划开工时间为2022年10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25年底,项目实施单位为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本项目为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主要建设产教研究、实践培训、创业创新等设施,配套体育场、住宿、停车场等综合服务设施,同步实施水系调整、水、电、气、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370097㎡,主要建设产教研究、实践培训、创业创新等设施,配套建设体育场、住宿、停车场等综合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819000㎡,其中:新建地上建筑面积约713000㎡,新建地下建筑面积约79000㎡,改建面积约27000㎡。同步实施水系调整、水、电、气、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
项目总投资759,502.9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20,172.3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857.42万元,土地成本123,308.73万元,基本预备费44,162.38万元,建设期利息40,002.00万元。资金由区财政及专项债解决,其中:区财政179,502.90万元,占总投资的23.63%;申请政府专项债580,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6.37%。
(1)资金投入情况
2024年度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专项债额度总计15亿元,2024年3月28日拨付3亿、2024年3月29日拨付3亿、2024年11月28日拨付2亿以及2024年12月19日拨付7亿至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项目专户(以下简称“专户”)。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专户账面累计到位金额41.00亿元,均为专项债资金。
(2)资金使用情况
2024年度专户账面累计支出1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专户账面累计支出41亿元,账面结余0亿元,资金累计支出率100.00%。支出汇总详见下表:
表1: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支出汇总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概算
截至2024年12月末支出
工程费用
520,172.37
266,623.8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1,857.42
20,065.60
土地成本
123,308.73
123,310.60
4
基本预备费
44,162.38
5
建设期利息
40,002.00
合计
759,502.90
410,000.00
本项目依托区内江苏理工学院人才及科研优势建设协同创新园区,打造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创新孵化平台,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有利于地区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利用江理工高校优质资源,打造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创新孵化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推进地区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措施。
建设协同创新园,以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带动地区智能制造、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发展,有利于推动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
按照项目申报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债券资金支付进度要求,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阶段性绩效目标主要内容见下表:
表1: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阶段性绩效目标
目标
说明
债券资金到位率
考察专项债资金到位情况,实际到位资金与
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
债务资金支出进度与项目进度匹配程度
考察债务资金使用效率,是否存在滞留国库
问题。
专项债计划完成率
考察年度发行计划完成情况。
项目完成进度
考察项目完成进度,包括征收拆迁、主体工程建设等工作完成进度。
债券风险控制水平
综合考察专项债在发行安排、信用评级、信息披露、承销团队组建、发行兑付等制度设计是否能紧跟政策调整和形势变化,强化对债券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审查,坚持防控风险的“底线思维”,确保资金项目合规合格,明确偿还资金来源。
6
地方政府债券配套政策建设情况
主要从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评价地方政府债券相配套的政策完善情况,包括建立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化发行制度,丰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层次,完善债券收益率曲线,提高市场流动性以降低投资风险,完善评级及信息披露制度。
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既要遵循一般项目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又要立足项目特点,本次评价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偿债能力。确保专项债券项目具有稳定可靠的项目收益,保证偿债来源的真实有效。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专项债是地方政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好“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以项目对应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未来偿债资金来源主要为污水处理费、管网费用流入。
2.发债规模、期限与项目收益的平衡。专项债券发行应实行“封闭式”运行管理,注重债券与项目的匹配度,包括期限、利率、项目现金流,还本的可能等。从发债规模上看,应关注融资规模与项目全生命周期预期收益的匹配,降低资金混同风险。从期限上看,应关注专项债券期限与项目期限相匹配,防范期限错配风险。
3.举债成本。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具有有偿性,不同于一般的财政资金,涉及债务资金的发行、交易、偿还、监管等全过程,更需要关注举债的成本和融资必要性。例如,由于项目进展缓慢,造成债券资金闲置、利息成本相对上升。
4.关注债券资金的支出属性。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是对未来地方财力的透支,应关注与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匹配问题,专项债券属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很多项目回报期为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立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绩效评价。
1.评价思路
与一般预算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不同,对专项债券资金项目需要立足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绩效评价,因此,指标设计将按照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分阶段设置。
(1)关注决策立项情况。通过设立立项依据充分性、立项程序规范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以及额度申报科学性指标,考察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性,以及目标设定、资金落实及额度申报科学性等事项。
(2)关注组织管理情况。一是通过设置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合规性以及债券偿债执行率指标,关注债券利息偿还计划执行情况、债券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情况、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与项目建设进度匹配情况等。二是通过设置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政府采购规范度、合同执行规范性以及项目监管及落实整改情况指标,关注项目单位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政府采购制度执行情况,项目监管及整改情况等。
(3)关注产出情况。通过设置项目内容执行情况、工程设计主要标准执行情况、信息披露规范性以及项目完成进度等指标,重点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建设质量是否与计划一致,是否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财库〔2020〕36号)等文件要求及时披露相关信息。披露时间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应当在每月20日前披露本地区下月地方债发行计划;披露内容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应充分披露对应项目详细情况、项目收益和融资平衡方案、第三方评估意见等;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规范开展地方债信用评级,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对外披露。
(4)关注项目效益情况。通过设置绿色建筑应用、地方政府债券配套政策建设水平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负债(杠杆)率指标,重点关注项目智能、绿色建筑、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等专项设计应用情况、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情况等。
2.评价原则和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秉承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等原则,按照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的绩效评价逻辑框架,突出问题导向。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力争全面完整地反映专项债券资金成效,并总结得失,为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与管理、提升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见;指标设计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优先定量。
3.评价依据
(1)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工作方案>》(财预〔2021〕10号);
(2)《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苏办厅字〔2019〕24号);
(3)《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办〔2021〕46号);
(4)《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武发改复〔2021〕194号);
(5)《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武发改复〔2022〕51号);
(6)《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新建工程一期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武发改复〔2022〕114号);
(7)《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新建工程二期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武发改复〔2023〕58号);
(8)《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州市武进区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武政办发〔2018〕157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2020年修订);
(11)《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38号);
(12)《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1〕61号)。
4.评价指标体系
对照相关文件关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项目组对城镇专项债发行、管理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据此制订了相对完整的专项债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融资与项目收益平衡、债券支持项目投入与产出、偿债能力等三个重点,贯穿债券资金债券发行、管理使用、项目实施等环节,从项目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等4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详见附件1:《江苏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年度自评价情况表》。
1.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建绩效评价工作组,采用文献索引、听取项目单位情况介绍、检查相关资料、实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等方式对项目进行深入调研,了解项目背景、政策依据、基本概况、投入、实施管理、产出、效果等方面的信息,形成绩效评价总体思路,并确定绩效评价的基本方法。同时,项目组根据调研结果梳理了项目绩效目标。
2.组织实施阶段
(1)研发指标体系
项目组人员调研后,初步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访谈提纲等。从项目过程、产出、效益和满意度等4个方面研发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现场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单位主要包括区财政局、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及施工单位,采集的数据涵盖专项债券的发行、管理情况,债务资金拨付、到位、支出情况、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项目完成情况等。采集方式包括核查账务、合同等资料,掌握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实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等方式,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存在的问题。
3.综合评价阶段
根据现场核查情况,依据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指标打分,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撰写专项债券绩效评价报告初稿,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最后出具绩效自评价报告正式稿并予以公示。
依据确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采集和确认评价基础数据,采用分类评价方式,从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打分。经评价,2024年度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专项债项目绩效评分为96.00分。
本次评价采用绩效评分与等级评定相结合的评分方法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绩效等级为“优”(详见附件:江苏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年度自评价情况表)。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利用江理工高校优质资源,打造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创新孵化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是推进地区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工,截至核查日,工程量情况:一期项目2024年11月初完成主体验收;二期项目目前除28#楼准备施工外其余主体均已完工;实训楼主体结构已完成。以绿色建材设计使用率90%以上为设计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广使用各类绿色建材,为促进绿色建筑品质提升赋能。项目采用绿色预拌混凝土、绿色预拌砂浆,打造更加低碳环保的建筑主体结构;防水材料及卫生洁具均使用绿色建材,达到节水等级二级要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采用石墨复合保温板,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施工过程中,项目依托装配式建筑技术,引入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条板、轻钢龙骨内隔墙等多种预制构件,进一步提高施工装配率,实现绿色施工,营造健康舒适的教育环境。
探索协同创新园工程融资新路径,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基本规范。首先,拓宽融资渠道,专项债券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形式简单灵活,能够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其次,项目收益与融资成本能够自求平衡,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最后,专项债券资金的“借、用、管、还”各个环节,流程基本规范,过程材料齐全完备,资金使用及管理严格遵照各项政策要求,利息偿还及时足额。
一是工程款项支出及时,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的工程款项按项目整体推进进度支付,工程款项2024年度安排预算共计150,000.00万元,实际支出共计150,000.0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00%。
二是产出数量和产出质量全部达标。一方面,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目前已按照各施工合同施工中,与合同要求一致,园林景观、电气、给排水等配套工程也全部落实完成。另一方面,截至评价期间,已完成一期项目工程,二期工程除部分楼栋外主体结构也基本完成,工作量符合进度要求,工程量情况如下:
1、一期项目:41#楼室内装饰完成至70%,水电安装完成至80%,外墙饰面基层完成、准备进行面层施工。
2、二期项目:
(1)建筑工程:
A.主体结构:21#、38#、39#楼主体结构正在施工中,28#楼准备施工,其余楼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
B.内外装饰:除21#、28#、38#、39#楼外,其余楼栋内外装饰施工均在进行中,总体室内装饰完成至30%、外墙饰面完成至20%。
(2)安装工程:与建筑工程同步施工中,总体安装工程量完成30%。
(3)室外管线工程:总体完成至40%。
(4)室外道路工程:总体完成至80%。
3、实训楼:楼栋主体结构全部完成,内外装饰完成至80%,安装工程完成至90%,室外管线完成至90%。+
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十分充分,经过前期规划和研究,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较高,但由于工程投资大,战线长,部分工程面临的施工环境较为艰苦,施工技术和工艺较为复杂,工程公益属性较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较为明显。
针对工程投入和建设的特点,建议可以采用更加积极灵活的便利条件,加大工程支持力度,尤其是上级资金的倾斜力度,充分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根据本次绩效评价内容,绩效评价项目组重点从“过程”“产出”“效益”及“满意度”4个维度展开绩效分析。
1.过程
(1)资金管理
①资金到位率
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2024年度申请城镇专项债额度为150,000.00万元,实际拨付债券资金150,000.0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②预算执行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专户账面累计到位金额410,000.00万元,均为专项债资金,专户账面累计支出410,000.00万元,账面结余0.00万元,专项债资金支出率100.00%。权重分6分,实际得分6分。
③资金使用合规性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使用专户对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项目专项资金进行管理,施工单位对项目进行专账核算,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对施工单位请款申请及相关附件进行审批后拨款,资金使用合规。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④债券偿债执行率
项目专项债按期及时付息,无利息拖欠情况,债券偿债执行率100%。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⑤收入预测合理性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4年第四批江苏省政府债券(城镇建设专项债券)之常州市本级项目财务评估报告》(苏亚常专审〔2024〕170号)对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城镇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情况进行评估,收入预测合理,使用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⑥预期收益匹配度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4年第四批江苏省政府债券(城镇建设专项债券)之常州市本级项目财务评估报告》(苏亚常专审〔2024〕170号)对项目收益和现金流入覆盖还本付息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债券存续期内项目预计净收益1,500,754万元,融资本息合计1,043,170万元,本息覆盖倍数1.44,项目全生命周期预期收益与专项债券规模匹配,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2)组织实施
①管理制度健全性
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基本健全,管理制度覆盖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②制度执行有效性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目前大部分程序均按照镇政府制定的项目管理制度执行,项目实施符合相关管理规定,但存在现场安全文明管理事项不到位,工程施工个别工序不达标。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2分。
③政府采购规范度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各环节政府采购基本符合规范。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④合同执行规范性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合同条款的执行均能按照合同约定事项进行。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⑤项目偿债计划可行性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2024年第四批江苏省政府债券(城镇建设专项债券)之常州市本级项目财务评估报告》(苏亚常专审〔2024〕170号)对项目收益和现金流入覆盖还本付息情况进行预测分析,预测期内无明显导致偿债能力不足的情况。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2.产出
(1)数量指标
①项目内容执行情况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项目已按照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要求落实项目建设。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②工程设计主要标准执行情况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项目基本按照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要求落实项目工程设计标准。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③专项债融资成本节约度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项目不存在用地、环评、立项“中梗阻”,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④成本节约度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项目不存在实际签约酬金高于概算金额,成本节约度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2)质量指标
①安全管理情况
施工单位通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安全情况进行管理。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②验收质量达标率
项目已完工部分质量达标率100%。权重4分,实际得分4分。
③信息披露规范性
项目详细情况、项目收益和融资平衡方案、第三方评估意见、上一年度全年实际收益及项目最新预期收益等信息均按规定进行披露。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3)时效指标
①竣工(年内进度)及时率
根据项目单位填报的《江苏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申报表》明确,江苏理工学院武进绿建区协同创新园预计完成时间为2025年底、根据江苏兰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可研》第八章项目建设工期、实施进度及招标明确,项目预计竣工交付使用时间为2025年底。评价发现,目前项目总体与工程施工总承包总进度计划保持一致,预计项目试运行为2025年底、交付时间为2025年底。但实际实施过程中,项目零星工序建设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偏差。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2分。
(4)成本指标
①工程成本控制情况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项目不存在执行金额高于概算金额,工程成本控制情况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②政府采购率
经数据采集和现场核查,目前所有采购均通过政府采购,政府采购率100%,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3.效益
(1)经济效益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周边地区调查情况,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停车费、广告、租金等收入,但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工程变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预计低于立项申报时的估算,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2分。
(2)社会效益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周边地区调查情况,项目建成后可推动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招商引资,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3)生态效益
项目以绿色建材设计使用率90%以上为设计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广使用各类绿色建材,为促进绿色建筑品质提升赋能。项目采用绿色预拌混凝土打造更加低碳环保的建筑主体结构;防水材料及卫生洁具均使用绿色建材;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采用石墨复合保温板,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施工过程中,项目依托装配式建筑技术,引入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条板、轻钢龙骨内隔墙等多种预制构件,进一步提高施工装配率,实现绿色施工。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4)可持续影响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周边地区调查情况,项目响应国家、省及市号召,促进产教研深度融合,汇聚高层次人才,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服务常州、拓展服务江苏、延伸服务长三角的目标定位,旨在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武进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权重分3分,实际得分3分。
4.满意度
(1)工作人员满意度
本项目的建设,带来一定量的就业机会。项目的建设过程给包括设计院、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许多工作机会,片区整体开发后,要想维护区域良好的环境,需要人员进行维护,这就给物业公司等提供了机会;入驻的单位和企业也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率。
项目建设需要一定的建筑材料,将带动部分相关生产企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对拉动内需做出一定贡献,也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4分。
(2)周边人员满意度
本项目存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大气噪声等污染、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等四个方面社会风险,整体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存在一定的可控性风险,但通过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后,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项目提高了城市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项目得到居民群众以及周边单位的大力支持,但项目实施避免不了对周围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权重分4分,实际得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