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阳:握紧改变命运的钥匙

2025-08-16

八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在同龄人正享受着悠长暑假的时候,家住嘉泽镇朝东村的黄显阳却放松不起来。今年高考,他以611分被南京邮电大学“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录取,但家庭经济的拮据,让他又喜又忧。

来自心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少年沉甸甸的梦想,也给这个特殊家庭带来了新的重担。

童年时,母亲离世;自此,黄显阳与父亲相依为命。为照顾年幼的儿子,父亲放弃了需要长期离家的稳定工作,依靠在附近打些零工、散工来维持生计。微薄的收入,要支撑黄显阳的学费、生活费,还要应付家里的柴米油盐日常开销,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从显阳8岁开始,我就一个人照顾他。孩子很懂事,学习上从来不用我操心,我就想着,做好后勤工作就好。”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含辛茹苦与默默坚守。

这样长大的黄显阳比同龄人更早地理解了生活的艰辛。他从未在物质上向父亲提过任何过分的要求,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从小到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对于父亲的付出,黄显阳心中充满感激:“我认为物质不是最重要的,爸爸给了我无法替代的精神鼓励。三年高中真的很辛苦,压力大的时候,想到爸爸,就觉得有力量。”这份深沉内敛的父子情,是支撑他在学海中奋力前行的温暖灯塔。

这个暑假,黄显阳主动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希望能减轻父亲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他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很快在家附近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给小朋友辅导4小时功课,能赚100元。”黄显阳告诉记者,针对这笔收入,他已经计划好了:一部分用来购买上大学必需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另一部分则存起来,作为大学期间的生活费。“自己挣的钱,花起来更踏实。”这份暑期工,让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生活的棱角,“以前只知道爸爸工作辛苦,现在自己做了,才真正体会到每一分钱都浸透着汗水,明白了爸爸这些年默默扛起的担子有多重。”

对于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黄显阳十分期待。他选择的“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是南京邮电大学今年新增设的专业方向。“我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它的应用前景很广阔。”这个从困境中走出的少年,早已规划好了清晰的前行路径:“在大学里,首先要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多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我还想考研究生,最终找到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工作。”他深知,唯有坚持学习和实践,不断披荆斩棘,才能真正握紧那把改变命运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