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北区工作组财经管理科,局相关科室(单位):
根据省市纪委监委有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总结暨再抓两年部署会精神,现将《全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21日
全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着力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 “三资”监管专项整治,提升“三资”监管水平,经研究,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构建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围绕群众重点诉求、监督监管缺位等重要领域,建立深化突出问题整治、“三资”清查、制度机制完善等工作任务清单,督促问题整改走深走实,扎实推动为民办实事。
二、整治重点
(一)深化推进突出问题整治。聚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管理、集体债务、工程项目、违规出借资金等5类突出问题,持续开展排查整治,建立问题清单,动态管理、对账销号。对2024年未完成整改的问题,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强化措施手段,加力加快推进,逐一对账销号。(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北区工作组,局督办领导:符伟,局督办科室:供销社)
(二)深入开展“三资”村域核查。推进村域“三资”清产核资巩固增效。在全面清查、分类梳理的基础上,坚持“能用尽用、应进必进”的原则,清查核查覆盖村委、村集体、组集体、镇集体等资产资源范围,结合“三资”清产核资与精准清查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摸清集体资产底数,对集体各级各类归属资产界定分明,重点清查核实瞒报漏报资产资源、财政扶持资金与扶贫资金形成的集体资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的资产资源、村集体所属企业、组级资产资源等。开展镇级集体资产清查并推进向同级人大报告制度。(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北区工作组)
试点实行三资”清产核资村级报告制。在全区每个镇选1个村试点,实行村级资产清查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制度,充分吸收村民代表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让村民及时了解村级资产情况。(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北区工作组,局督办领导:符伟,局督办科室:供销社)
开展“三资”专项整治检查工作。一是区农业农村局抽调区、镇两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采取推磨式检查方式,开展“三资”管理检查工作。二是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科室牵头对项目形成资产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扶贫项目、一事一议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财政扶持资金形成的资产资源,查缺补漏,有效提升清查质量。(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北区工作组,局督办领导:符伟、李治国、姚志平、蒋小刚,局督办科室:供销社、乡村建设科、农经科、农田建设科)
(三)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推动基层监督体系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有机融合,用好“三资”监管平台,完善系统功能,推动监管从全覆盖延伸至全周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专项整治“再回头”、巡查整改问题为切入口,形成压茬推进专项整治问题整改机制。健全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定期报告制度和经济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村(社区)集体 “三资”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以及农村集体财务审计问题移交、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查处等管理制度。完善集体资产资源出售、租赁、流转等工作流程,规范开展村组财务公开,加强村(社区)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北区工作组,局督办领导:符伟,局督办科室:供销社)
三、工作方法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到2026年结束,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按照整治全覆盖、监管全链条、深入服务群众和问题整改的要求,全力抓好摸排查处、督导检查和问题整改等环节。
(一)村级自查。各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围绕整治项目和工作重点,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成果,全面开展摸底自查。深入查摆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经济合同是否合法合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是否被侵占等问题,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村级“三资”监管自查工作在年底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
(二)镇级核查。镇级对村级进行核查,采取边查边改、集中整改、依法处置等方式,对问题合同和非法侵占集体 “三资”情况进行积极整改,尽可能将问题在调查、核查过程中予以消化解决。试点推进镇级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制度。
(三)区级审查。区级对辖区内农村集体 “三资”专项整治工作进度、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审查督促。对进度缓慢和群众反映问题线索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专项督办,坚决杜绝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区、镇两级成立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专班: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勤东任组长,班子成员符伟、李治国、姚志平、蒋小刚任副组长,供销社、乡村建设科、农经科、农田建设科为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工作专班:因地制宜,由镇分管领导、纪委书记,农经岗、会计服务岗、财政审计岗及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具体落实各项整治工作。定期调度督办,在专项整治过程中,落实“四项清单”工作要求,如实反映群众重点诉求(附件1)、监督监管缺位情况(附件2)和违纪违法线索(附件3),分类梳理“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类问题(附件4),附件1至附件4以及阶段性工作总结分别于5月、9月、11月底报送区农业农村局,区定期对各镇(街道)工作情况进行督办。完善监督机制,区级公开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线索反馈电话,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镇(街道)核实处理,相关镇(街道)接到移交的问题线索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书面反馈核实处理情况。区镇两级对专项整治中群众反映的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按有关规定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严肃工作纪律,“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相关要求,多开展“四不两直”方式,不增加基层负担,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以及线索反馈: 专项整治工作联系人区供销社陆佳玉,联系电话:86310451;局机关纪委蒋政阳,联系电话:86310216。
附件:1.“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诉求清单
2.“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监管缺位问题清单
3.违纪违法线索
4.“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清单
附件1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群众重点诉求清单
填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填报单位
群众重点诉求
责任单位
备 注
诉求所属区域
诉求描述
诉求分类
诉求来源
是否解决
完善措施
诉求所属区域:武进。
诉求描述:主要描述诉求发生事件、具体内容、难点堵点原因、是否存在风险隐患等。
诉求分类:1、农民群众诉求,2、村级诉求,3、涉农企业诉求,4、基层诉求,5、其他诉求
诉求来源包括:市长邮箱、12345政务热线、大信访部门、单位内信访、巡视巡查、审计、日常工作中发现、其他。
完善措施:如诉求已解决描述如何解决;如没解决描述2025年的工作举措。
附件2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监管缺位问题清单
监督监管缺位
如监督监管缺位有涉及资金项目则填报
问题所属区域
问题描述
缺位
分类
问题来源
资金项目名称
资金额度(万元)
问题所属区域:武进。
问题描述:主要描述监管不到位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
监督监管缺位分类:1、资金使用问题,2、项目实施问题,3、工作指导问题,4、监管不到位问题,5、其他问题
问题来源包括:市长邮箱、12345政务热线、大信访部门、单位内信访、巡视巡查、审计、日常工作中发现、其他。
完善措施:如问题已解决描述如何解决;如没解决描述2025年的工作举措。
附件3
违纪违法线索
单位
线索所属区域
线索来源
被反映人姓名(可填多行)
被反映人职务
违纪违法线索内容
线索所属区域:武进。
线索来源包括:市长邮箱、12345政务热线、大信访部门、单位内信访、巡视巡查、审计、日常工作中发现、其他。
违纪违法线索内容:包含违纪违法问题具体内容等。
附件4
“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问题清单
问题类别
涉及金额
(万元)
整改措施
完成
时限
联系人
备注:问题类别:1.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问题,2.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问题,3.农村集体债务问题,4.工程项目管理问题,5.违规出借资金问题,6.其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