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进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围绕市委“532”发展战略、区委“一园一城一示范”建设和太湖综合治理“1+8+5”治理路径,牵头推进“一湖一链一网”建设,坚定实施武进水利“一核两翼六网”发展蓝图,奋力推动新阶段武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全年完成水利(务)投资近30亿元,14项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均达到年度目标任务要求。武进现代水系格局不断完善,防洪保安能力持续增强,水美武进建设成效显著。全区水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实施太湖200万方、滆湖500万方生态清淤;滆湖水生态修复区成为市民最美打卡地,滆湖水体透明度最高达1米以上,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全区示范幸福河湖及小微水体优秀片区建设领跑全市,永安河以全省唯一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典型案例。全区产业节水工作受到水利部高度认可,武进区受邀参加全国节水办“节水中国行”主会场活动,区委主要领导做客《对话书记》栏目交流武进产业节水经验。区水利局连续5年获评省管湖泊管理与保护先进单位。武进太湖清淤浅水负压技术等2项水利技术入选国家推广目录。武进2部河长制工作纪实片获评水利部优秀。常州工程学院合同节水项目入选水利部节水工作典型案例。
一、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坚实成绩
一是推进“一湖”建设。以建设“草型生态湖泊”为目标,基本完成滆湖退田还湖暨近岸带水生态修复高新、嘉泽片区工程,完成滆湖生态清淤二期270万方。持续打造滆湖“水下森林”,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报道。太湖新一轮生态清淤工程累计完成300万方,武进太湖清淤浅水负压气动泵技术等2项技术入选水利部重点推广目录。二是推进“一网”建设。阳湖生态净水厂年内完成总工程量的50%,滨湖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式投用,全区污水处理能力新增5万吨/日;武南路调度管网正式通水,年内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5公里,排查修复老旧管网100公里以上;洮滆片区(武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二期年内全面完工;持续赋能污水提质增效“333”行动,完成2024年度达标区建设任务。实施武进区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年内实施51个小区255公里雨污水管道疏通检测工作,全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迈上新台阶。三是推进“一链”建设。以滆湖为中心加快建设环滆湖生态湿地链,滆湖湖心区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水体透明度最高达1.1米,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区成为广大市民打卡地标。重要城区范围新天地公园近7万平方米、东桥浜等城区河道水域水生态修复效果显著;重点乡镇片区依托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引入“水下森林”、生态围隔等多元化生态修复技术,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河道、小微水体、分散式尾水等不同类型水生态深度修复,进一步提升全区水环境面貌。
二、河道系统整治夯实水美基底
一是突出“管”。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统筹优势,严格开展河长履职和河长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落实河长巡河问题反馈机制。全区各级河长累计巡河2.2万余次,平台处理河道问题1200余个。二是立足“建”。持续推进“大中小微”连片治理,加速实施河道建设和小微水体整治。年内完成20条省级生态河道建设和3条市补生态河道建设。完成32条河道、105个村塘清淤工作,完成清淤土方45万。实施中小河流湟里河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小微水体整治,完成72个小微水体整治任务。三是围绕“创”。完成礼嘉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创建,年内创成5条市级幸福河道、6个小微水体优秀片区、2条幸福河湖管护样板、1个河长制主题公园。武进幸福河湖和小微水体优秀片区总数位列全市第一。年内,永安河获评全国幸福河湖典型案例,区河长办受邀参加太湖流域片五省(市)联席会议交流武进治水经验。
三、安全保障提效展现水利担当
一是重点防洪工程发挥作用。武南片区防洪除涝及畅流活水闸站工程全面完工,江理工绿建区协同创新园庄桥浜、淹桥浜枢纽闸站具备运行条件,武进现代水网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优化防汛保障体系。创新实施智慧水利防汛信息化平台建设,年内完成试运行验收。完善预警“叫应”机制,编制修订武进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巡堤查险机制、水工程调度方案等预案机制,全面组织桌面推演及实地演练。汛期科学调度水利工程除险排涝,强化统筹指挥协调调度。年内,武进水利系统切实履行防汛抗旱职责,汛期成功应对梅雨期暴雨袭击和台风“贝碧嘉”、“普拉桑”影响,及时处置各类险情,有力维护全区安全平稳大局。三是提升城市内涝防御能力。完成积水点改造7处、侧石改造47处,疏通雨水管道600公里,清理中心城区雨水井1.8万余个,清理收水井网兜1.4万余个,安装3700套窨井防坠设施,确保重点部位度汛安全。四是强化供排安全保障。供水安全保障方面,加快推进供水能力扩容,湖滨自来水厂工程年内完成土建主体工程,完成总体进度70%。滆湖应急水源地长效管理与保护评估工作通过省、市联合审查验收。通过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检测,开展农村供水保障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排水安全监管方面,全年检查重点排水户300余次,发放整改通知书25份并跟踪督促到位。强化“回头看”整治,完成950余家重点排水户回头看,发现各类问题200余处并及时整改到位,以常态化、零容忍的严惩态势从源头规范排水行为。五是提档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开展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研究印发《武进区水利行业贯彻落实水利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细则》,完成水利系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消防安全暨“生命通道”集中除患攻坚等行动,做到“抓整治”与“打基础”并举,提升水利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四、管理体制优化提升改革质效
一是优化河道管护考核机制。完善河道长效管护考评制度,按月对全区河道管护情况开展全覆盖巡查考评。创新建设河湖智慧巡检平台,实现河道管护“常态化”、“智慧化”、“精细化”。通过对全区673条,1130公里的镇村河道,按月开展全覆盖航飞,利用AI分析技术和数据处理,自动生成巡查成果报告,实现河湖“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发现并通过平台交办问题1.28万个,按时完成整改1.26万个,按时整改率超98%。实施河岸“畜禽养殖”、“乱占乱建”、“渔网渔簖和沉船”问题专项整治,打捞水葫芦超1.3万吨。二是推进水资源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打造全区取水工程亮点,完成东方特钢等3个取水口典型示范提升工程。率先成立江苏(武进)节水产业园,推动武进节水产业从“小、散、微”向“大、强、全”转变,培育打造武进节水产业经济新业态。利用兴隆河、小留河水环境整治契机,实施完成淹南地块水系整治提升工程,打造全市首家节水口袋公园和全省最大、全市首个泵道公园。三是优化涉水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水土保持评估审批工作效能持续提升,完成75个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审批,有效推动全区产业绿色发展。武进获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四是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试点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动态监测。强化水政联合执法,立案查处涉及水资源、排水、招投标案件10起,罚款20万元。开展地下水专项执法行动,推动地下水水位稳步提升。年内,武进水资源管理考评连续6年获评“优秀”等次。区水利局档案室、水管中心档案室均获评省级规范档案室。
五、党的建设提升引领综合发展
2024年,武进水利以“武水安澜”党建品牌为引领,聚焦“党建赋禹守安澜 武水善治泽延陵”目标,充分发挥“红色水利”核心带动,引领平安水利、法治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文化水利、智慧水利建设。一是做优书记项目。聚焦服务区委“三大任务”,致力构建“治水护水共同体”,打造“共护母亲湖、绽放滆湖美”书记项目,构建滆湖治理组织链、生态链、科技链、服务链,完善共建共护共享工作机制,以绿色滆湖、数字滆湖、活力滆湖助力“最美湖湾城”建设。区水利局“河小青”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常州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是擦亮党建品牌。不断丰富“武水安澜”党建品牌内涵,依托永安河党建生态园、水韵园、新孟河生态廊道、节水教育基地等水利特色党群阵地及各级水利风景区,充分挖掘乡镇水生态公园、小微水体等增量资源,发布“武水安澜”党员教育路线图。促进党建工作与水利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机关各党支部积极开展送学上门、防汛演练、技能比武、暖心慰问等活动,不断筑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红色水利”引领武进水利全面发展。三是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开展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强化党风廉政教育,抓实意识形态管理,突出监督巡查问责。加强干部培训,组织开展多轮水利系统青年干部、应急队伍培训班。严明政治纪律规矩,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运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六、全面开启系统治水新征程
2025年的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532”发展战略和区委决策部署,坚定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水利行动,持续实施水美武进建设,夯实平安水利建设成效,完成“十四五”武进水利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奋勇争先,全面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1.深化流域治理,提优重点水利建设成效。持续攻坚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1+8+5”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以太湖、滆湖治理为强核心,重要河道水体治理为节点,开展水域水系调整研究,启动“十五五”水利规划编制。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淹桥浜、庄桥浜枢纽建设,开工中以创新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湖滨自来水厂建设。三是坚定推进太湖治理。加速实施太湖清淤工程。围绕推进“一湖”建设,持续推进滆湖生态清淤和水生态修复工作。开工实施滆湖退田还湖湟里、前黄片区工程。围绕推进“一链”建设,启动实施滆湖沿江高速高铁生态湿地、武南河湿地建设,持续推进滆湖近岸带湿地、农村河道和小微湿地建设。
2.深化源头管控,提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围绕推进“一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一是加快污水厂建设。继续推进阳湖生态净水厂建设,年内完成进水运行。二是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开工建设人民路、火炬路调度管网工程。三是实施武进污水提升改造工程。城区范围全面实施住宅小区雨污水管道修复改造;乡镇集镇区开展毛细管网雨污分流整治、截流设施改造提升,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四是拓宽排水整治“达标面”。实施科教城常武路西片3平方公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创建工作。五是加强排水监管。持续开展生产废水排放企业评估接管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排水行为。
3.深化河道整治,提优水美武进幸福成色。一是发挥河湖长制作用。严格开展河长履职和河长制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常态化开展幸福河湖、小微水体巡查工作通报及整改,促进河湖长履职水平不断提高,河湖面貌持续改善。二是推进中小河流整治。年内开工扁担河、夏溪河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湟里河整治。三是持续建设全域幸福河湖。继续开展示范幸福河湖和小微水体优秀片区建设,在老百姓身边打造一批成效显著的河道样板。开展农村河道轮浚,完成洛阳镇马鞍大圩内浜、洛阳镇东序站浜和雪堰镇洋泽浜3条生态河道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态河道建设质量与覆盖面。
4.深化安全保障,提优水利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坚决筑牢防汛救灾防线。优化区域防洪节点工程调度方案,汛期投用智慧防汛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防汛“四预”能力。提速内涝防御治理,持续摸排城区积水点并完成改造,整体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开展设施检修维护,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持续开展维护检修工作,落实排涝闸站定期轮修和应急防汛设施定期保养制度。二是强化供水安全保障。全面完善全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持续深入开展供水行业安全生产检查,优化供水安全调度,提升全区供水品质。三是加快提升水利系统本质安全水平。紧紧围绕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主线,深化水利(务)工程建设安全整治,部署推进水利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切实抓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5.深化体制改革,提优行业综合管理质效。一是深化水资源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推进节水产业发展,依托江苏(武进)节水产业园平台,推动节水产业科技创新,形成节水产业集聚效应。二是完善河道管护考核机制。优化河道长效管护考评制度,强化智慧河湖管理,持续开展全区河道管护情况全覆盖航飞考评。三是创新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新技术运用,推动全区小型闸站安全鉴定,健全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完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从严构建水土保持全链条监管体系,巩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成果,持续提优营商环境。四是深化法治水利建设。开展水行政执法技能竞赛,规范执法流程。加强涉河项目全过程监管,持续实施水资源专项执法,进一步提升水行政执法效能。
6.深化党建引领,提优干部队伍作风效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水利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武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一是抓好“书记项目”。持续深化书记项目建设,进一步激发党建活力,凝聚治理合力,为滆湖综合治理注入“红色动能”。二是优化阵地建设。用好“武水安澜”党员教育路线图,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活动,推动水利党群阵地品牌“竖起来”、党建资源链接“聚起来”,学习氛围“浓起来”。三是强化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各类培训,促进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双提升双促进。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释放群团组织活力,加强 “水分子”宣讲队建设,传播水利好声音。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激励干部队伍敢担当、勇作为,夯实水利发展根基。四是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开展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抓实意识形态管理,严明政治纪律规矩,引导水利系统党员干部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