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为精准链接优质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凝聚发展红色力量,11月3日—6日,洛阳镇商会组织会员企业代表赴合肥开展多维考察活动,先后走进合肥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智象未来科技企业、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创新馆等,从“精神引领+创新驱动+路径探寻”三个维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聚焦新质生产力 探寻产业升级路径
考察团首先聚焦新能源产业前沿,实地走访了合肥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智象未来科技企业、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及安徽创新馆。在国轩新能源,企业家们深入生产车间、研发中心,详细观摩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制造全流程,重点了解企业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绿色生产工艺优化、产业链协同布局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就新能源产品应用场景拓展、合作模式创新等展开深度交流;在合肥智象未来,考察团近距离接触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学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实践路径,为洛阳镇相关企业对接人工智能产业资源、破解技术瓶颈提供了宝贵参考;走进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全球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企业,考察团被其国际领先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深深吸引,现场观摩了非接触式医疗自助机、空中成像互动展示台等创新产品,详细了解技术在医疗卫生、文旅展陈、智能座舱等多领域的落地应用。企业家们与企业负责人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场景化应用拓展、产学研协同模式等展开深入探讨,对“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在安徽创新馆,大家全方位领略了安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丰硕成果,感受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脉动,激发了企业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热情。
激发创新源动力 锻造产业竞争优势
在合肥工业大学,考察团与学校相关院系领导、教授代表开展产学研专题座谈会。合工大方面介绍了学校在智能制造、材料科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案例,表达了助力地方企业技术升级、人才培养的合作意愿。洛阳镇商会及企业代表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围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等需求,与高校专家深入探讨合作方向。
此次活动搭建起高校科研与地方产业的沟通桥梁。会长表示,将持续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双方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通过邀请专家入企诊断、共建研发中心与实习基地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同时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双方达成共识,将建立长效对接机制,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攻关技术难题、搭建人才实习基地等方式,推动高校科研资源与洛阳镇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重温烽火砺初心 凝聚攻坚克难力量
考察期间,企业家们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与创新文化研学。在渡江战役纪念馆,通过珍贵史料、实物展品与沉浸式场景,企业家们重温了渡江战役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军民团结、奋勇争先”的渡江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红色基因与创新精神的交融,为企业家们注入了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