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级关于建筑垃圾规范治理的工作部署,湟里镇制定了《湟里镇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联合执法方案》,城管、交警、交通等多部门拧成“一股绳”,从源头管控到卡口拦截,再到联合执法,打出一套建筑垃圾治理的“组合拳”,誓要还全镇居民一个干净、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先摸清“家底”,我们的治理从“精准”开始
要解决问题,先得把“症结”找清楚。前期,湟里镇对辖区内建筑垃圾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确定在官丰公路庄河港桥、湟东路与239省道交叉口设置固定卡口。前者是进出镇域的重要通道,后者连接主干道239省道,守住这两个“大门”,就能有效拦截跨区域非法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辖区内的花海大道建设工程是重点施工工地,239省道、嘉湟线、315县道等主干道则是运输车辆的主要通行路线,这些区域也成了执法监管的“重点关注区”。
多部门“攥指成拳”,24小时不打烊的“守护队”
湟里镇组建了一支特殊的“联合执法队”——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牵头,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湟里中队、交通警察大队湟里中队共同参与。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车辆62车次,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21车次,发现违规车辆1车次。
不止“堵漏洞”,还要让治理有“温度”、见“长效”
这次治理,湟里镇不仅要“严执法”,更要“广宣传”“强保障”,让治理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一是广宣传:从源头减少违规。执法队会走进社区、工地、运输公司,用居民看得懂的公告、听得进的讲解,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不管是工地的施工师傅,还是开运输货车的司机,抑或是家里正在装修的业主,都能清楚知道“建筑垃圾该怎么运、往哪倒”,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
二是强保障:守住执法安全线。针对可能出现的暴力抗法、冲卡逃逸、群体性事件、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制定了联合应急预案,明确现场指挥、人员控制、交通疏导、媒体应对等职责分工,确保执法人员安全,也保障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建长效:拒绝“一阵风”治理。这次治理不是“一阵风”。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保障等长效机制,湟里镇要把“建筑垃圾治理”变成常态化工作,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守住一片区域”,最终实现“规范管理、生态宜居”的目标。
建筑垃圾治理,从来不是政府部门的“单打独斗”,更需要每一位湟里人的参与和支持。守护湟里的“颜值”,留住家园的“生态”,需要我们一起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湟里镇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干净、更安全、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