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八五”普法收官丨湖塘镇:一程耕耘结硕果,法治脚步再向前
发布日期: 2025-09-25    来源:湖塘镇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湖塘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破圈!让普法从“单向输出”变“双向奔赴”

湖塘镇始终以“用户思维”破题,让法律知识真正“活”起来、“潮”起来。

场景化普法:打破传统模式,将课堂搬进“生活现场”

以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湖塘里巷市集为切入点开展“赶集式”普法,用“摊位租赁纠纷”“日常买卖争议”等案例拆解法律知识,引得商户市民围听提问,有摊主感慨“菜市普法真实用,学到不少能用的知识”。

走进看守所,逐一参观监区、在押人员监室、管教谈话室等区域,亲眼目睹在押人员的生活环境和监管制度,听警官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的法律后果,让高墙电网成为直观法治教材。

“一柔一刚”的普法方式,让法律在生活场景中自然渗透,直抵人心。

年轻化表达:用“网感”抓牢青年注意力,普法也能很潮

自制动漫普法微视频“湖小美带你走近民法典”法宣品牌,用年轻人爱看的情景剧形式,把“职场维权”里的欠薪纠纷、“网购退款”时的扯皮难题搬上屏幕,再搭配接地气的台词和趣味段子。刷视频、听段子的功夫,就能轻松搞懂法律知识点,让普法从“被动听”变成“主动看”,好玩又好记。

互动式参与:从“听故事”到“当主角”,突破单向叙事模式

为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小主人作用,南都社区举办“‘悦心成长’共议未来”儿童议事会。积极推动儿童从“听故事”到“当主角”的互动式参与,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深化法律认知,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理解”的转变,为社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国家安全在我心中”儿童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在纸上挥洒创意,描绘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简易国家安全知识,让安全种子在心中扎根,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在轻松氛围中收获知识、增强责任感。

“一议一绘”的互动形式,让儿童在议事、创作中践行“从听故事到当主角”,突破单向参与,深化认知又激活动力。

扎根!让法治覆盖“最后一公里”

湖塘镇锚定需求、靶向施策,已推动45个社区法律顾问、公共法律服务室(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让法治暖阳遍洒每寸角落。

社区普法:用“土话”解“难题”

组建“法律明白人普法小分队”,用方言讲解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日常法律问题,让居民听得懂、用得上。每年5月“民法典宣传月”启动,各社区多“典”开花,通过挂横幅、开讲座、唠家常等形式,解读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法律问题,耐心解答居民关于物业、邻里纠纷的疑问,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每年12月开展“送宪法万家”活动,法律明白人带着宪法读本入户,结合生活实例解读权益相关条款,将条文转化为家常话。与社区“土话”普法形成互补,既传扬宪法精神,又让居民在熟悉场景中感受法律温度,夯实基层法治根基。

以“土话”为桥,借宣讲答疑、入户送法的方式解民生难题,让法律自然融入生活。

企业普法:为发展装上“合规安全阀”

为精准服务企业法治需求,推出“企业法治体检”服务,走进辖区厂企与企业负责人、会计等开展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细致询问生产经营中的合同管理、劳动用工、财税合规等问题,深入排查潜在法律风险,结合实际案例提供针对性法律建议,助力企业筑牢法治经营防线。

农民工返工季,“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同步开展。走上街头,为农民工送上实用“法治礼包”,照亮归常路。紧扣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群体需求,聚焦劳动权益保障、交通安全法规、消费维权等内容深入讲解,助其懂法用法,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一企一策查风险,一线送法解民忧,以精准化普法服务为发展装上“合规安全阀”。

特殊群体:定制“专属法治礼包”

夕阳红康乐中心的荒废菜园里,矫正对象化身“耕耘者”,松土除草焕新菜园。劳动落幕,法治宣传随即展开,覆盖日常行为、权益维护、社会融入等核心场景,为他们点亮依规回归社会的“引路灯”。

组织百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共赴《我和我的祖国》《金钱堡垒》《731》等爱国法治主题观影会。借助光影艺术传递爱国情怀、解读法治要义,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观影中感悟责任担当、强化法治敬畏,为其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区夯实思想基石,助力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提质 增效、见行见效。

劳动普法融日常、观影警示敲警钟,以“实践+警示”定制普法,让法治力量助力特殊群体向阳回归。

长效!让守法融入日常“生活肌理”

普法不是“一阵风”,从“短期宣传”转向“长期浸润”,让法治思维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机制:把普法“写进制度里”

持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细落实,突出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社区居民这一“关键群体”,精准发力开展法治宣传——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安全普法,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形成“谁执法、谁普法”的联动格局,避免普法“各自为战”。

强阵地:让法治“融入生活圈”

推动创建1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成大学新村二社区法治公园,串联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援法议事、民生茶社等法治文化体验路线。

与区法院、区司法局及湖塘派出所共同探索建立“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融合法庭”于一体的“三所一庭”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并成立常州市首个“三所一庭”矛盾纠纷联调中心;湖塘及鸣凰派出所成立驻所公共法律服务室(法律援助联络点),组织民警、调解员、律师参与调处咨询,引导群众树牢“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与行为习惯。

打破法治宣传场景局限,试点工作瞄准小区通行高频节点,在湖塘金茂府、聚缘公寓道闸这一“出入第一眼”载体上巧思创新。将生硬条文转化为鲜活易记的宣传短句,让道闸褪去单一的通行属性,升级为移动“法治微阵地”。居民出入等候,便能自然接触法治知识,推动宣传从“被动灌输”转向“主动感知”。

树典型:用“榜样”带“风尚”

在调解品牌建设上,积极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拉家常式”讲理方式,主动“抓前端、治未病”,创新“235N”南都模式,打造“壹+和”家事调解品牌,依托四方共建“4+N”工作模式、援法议事等平台,畅通居民交流沟通渠道,提升基层治理“软环境”,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家事调解村(社区)工作室”。

在议事品牌建设上,45个社区主动发力,搭建起形式多样、贴近居民的议事平台矩阵,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讨论与决策更便捷、更高效。星河社区打造“七点钟议事厅”“小板凳上有民声”,用“晚时段”“接地气”的方式倾听民意;大巷社区推出“巷人巷语”、湾里社区创建“幸福湾”,以地域化、温情化命名拉近与居民距离;花园社区设立“解语花室”,为居民沟通交流、化解问题提供温馨空间。

收官从非终点,而是序章新启。五载普法征程,湖塘镇亲历“遇事寻法”从“可选项”蜕变为“日常态”,见证“法治”从纸面词语生长为躬身实践。展望前路,湖塘镇将携“八五”普法硕果再出发,持续深耕全民守法沃土,让法治成为镇域发展的“压舱石”,化作每位居民生活的“安全盾”。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