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如何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享受便民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湖塘镇晓柳社区通过“飞地经济”模式交出了一份扎实而创新的答卷。
工业坊前·科技赋能
2016年,晓柳社区建成总占地133.5亩、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厂房,迄今已吸引32家企业入驻。常州腾睿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中营表示:“我们在这里七年了,社区不仅提供厂房,更在政策与服务方面持续赋能,助力企业从本土市场走向国际。”
这一切,源于社区股份合作社一锤定音的重大决策:投入1.75亿元建设10.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晓柳社区党委书记周孝波回忆:“当时股东代表中有不同声音,是存银行吃利息,还是继续投资?我们最终选择成为‘飞地模式’的先行者。”所谓“飞地模式”,即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标准厂房吸引多家科技企业入驻,为居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薪金”收入稳步增长。
星河邻里中心·跨界新消费
2024年下半年,由晓柳、鸣北等6个社区共同投资3100万元建设的星河邻里中心正式对外营业,融合菜场、餐饮、游乐与健身等多种业态,已成为周边居民日常消费的热门选择。居民作为股东,每年享受资产收益分红。市民姚章凤表示:“这里方便、全面,我们几乎每天都来。”
实践站内外·幸福方程式
晓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组织便民活动,包括义剪、健康测量、体育观赛等。近年来,社区累计投入55万元改造小微水体、66万元推进“厕所革命”、29万元升级实践站,并公开资金使用明细,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从“共享菜园”到“睦邻社区”,晓柳正通过科技与共治相结合,实现社区品质“原地升级”。
面向未来,晓柳社区党委书记周孝波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城乡双向流动,持续巩固居民‘股金、薪金、福利金’三金叠加收益模式,夯实富民强村根基。”晓柳社区以“飞地工业坊、抱团商业体、慈善共同体”为三大抓手,不仅拓展了集体经济路径,更切实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为新时代基层共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