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常州日报江南燕理论专刊刊登湖塘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章
发布日期: 2025-07-29    来源:湖塘镇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维护人口安全。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产城人融合”的3.0阶段。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和“苏南模式”的策源地之一,位列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14的湖塘镇立足传统产业根基,直面新旧动能转换挑战和人口高度集聚压力,通过系统重构“产业一城市一人才”的耦合关系,在探索以业聚人、以城促产、以人兴城的“产城人融合”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以“产业升级”锻造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湖塘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提升“产业革新”力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交织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服务经济三重动能,探索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为“新苏南模式”提供了“传统升级+新兴突破+空间重生”新样本。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湖塘镇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纺织印染园区转型升级,实施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推动行业内企业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楼宇经济、综合体经济等传统业态,赋能商务商贸、新兴消费等高端业态,发展更多首店经济、潮流经济、夜间经济。

新兴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湖塘镇借力科教城、国经集团、第三方投资机构、基金等合作伙伴和平台,围绕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布局,全力推动优驱、智马二期等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见效”,2024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常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市级以上瞪羚企业7家,招引“龙城英才”创业类项目5个,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爆发力和引领力的创新型增长点。

产业空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湖塘镇坚定不移推动园区建设,不断深化“1+2+N”(1个核心、2个示范园区、N个民营园)的载体格局,加快打造业态高端复合、产业特色鲜明、配套功能完善的各类服务业集聚发展载体,筑牢产业转型“底座”。湖塘科技产业园创新“基金+城市+基地”节地发展模式,引导工业上楼,强化项目招引管理,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同步建成创业坊、人才公寓等孵化阵地,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46亿元。

用“城市更新”蝶变安居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湖塘作为武进中心城区,已进入城市更新时代。全镇坚持“人民城市”核心理念,在城市规划中聚焦群众需求,在治理中激发公众参与,在发展中保障民生福祉。通过商圈升级激发消费活力,公共空间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文化赋能塑造城市特色,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盘活城市存量商业街区,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面对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湖塘镇以场景革命推动商业形态进化,通过空间重构、数智赋能和文化植入,打造更具辨识度的消费新地标,推动服务业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武进人民商场基于传统融入创新,以社区食堂、供销驿站、便民服务为抓手,做优全龄友好的社区商业,打造兼具文化教育、社会服务、情感交流的新旧融合坐标,武进吾悦广场重装升级,外观上将纺织文化融入建筑理念,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经营上引入多家城市床店,做优品牌矩阵,通过探索商业与城市共生的全新范式,打造全市商业标杆;“星河邻里+”现代社区服务综合体,通过“飞地抱团”铺就共富新路,以代炒菜、直销海鲜等特色服务,宠物友好、女性友好、老人友好等贴心服务,打造居民新式生活,实现从“空间更新”到“经济赋能”的跃升。

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湖塘镇以“绣花功夫”推进全域环境整治,从“城中村治理”迈向“产业园区升级”,由“传统街区蝶变”延伸至“安置小区焕新”,以不同路径破解环境治理难题,用可观可感的城市变化刷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在城中村环境整治上,创新“集体经济注资+环境治理信托”模式,以“拆违、清乱、改建、立制”四步工作法使整治成果从“短期保鲜”转为“长期保鲜”;在湖塘纺织城提升上,以“疏堵结合”的思维破解治理困局,通过“柔性执法+科技赋能+联动共治”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使治理工作既有温度更有力度。

以“公共服务”打造人才安心居

人才是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社会上要营造氛围,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湖塘镇深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应人才之所需、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以党管人才为统领,通过体系化平台搭建、资源整合、服务优化,加快探索“产才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常州队主场对战南京队的“苏超”球场上,两块爆火的广告牌“东哈·东北街边烧烤”“何小雷鲜卤”傍身京东、江苏银行等上市企业,成为引爆话题的“草根”经济代表,这背后是湖塘镇营商环境久久为功的持续赋能。全镇民营经济素来发达,目前有企业和个体户8万余家,其中服务业比重超过70%,为全市乡镇第一。近年来,湖塘镇锚定“一次到位”,打造一流政务营商环境,率先实施市场主体所有类型全程电子化登记,2024年全年网上“不见面审批”11658件,市场准入企业登记“不见面”审批率达80%以上。随着湖塘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原先各项业务分设的单一窗口模式也被打破,通过人员轮岗学习,变“业务能手”为“全科人才”、变“小综窗”为“大综窗”,解决以往窗口忙闲不均匀问题,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门”、业务“一窗通办”。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在吸引和留住人才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升腾“留人”温度,湖塘镇以公共服务为着力点,大力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以精细化公共服务筑基、特色化文化浸润凝心,打通从“生活无忧”到“情感有归”的服务闭环。聚焦“一老一小”需求,社区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岐黄润社教育护康”中医药文化推广建设进社区活动,通过讲座培训、咨询义诊、体验实践、融合创新等方式全面拓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南都社区“悦心成长”暑托班、聚湖社区“聚能课堂”、永定社区“知行少年”夏令营等多个爱心暑托班开班,破解社区儿童暑期“看护难”的同时,让孩子们拥有快乐、充实的假期。此外,以“好市连连传”、“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项目为依托,湖塘镇将文明集市、文艺演出送到家门口,满足45个社区近50万人口多样化、多层次、性化的民生需求,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生活圈。

湖塘镇以产才共兴、城人共生、制度共融三重逻辑,将人才嵌入产业升级与城市温度的交汇点,激活“产城人”乘数效应,为中国式城镇现代化提供“湖塘样本”。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