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作为武进区的核心板块,牛塘镇既是城区向西发展的必经之地,也是主城区拥抱“两湖”创新区的重要“桥头堡”。近年来,牛塘镇在融合发展的征途上持续迈出坚实的步伐,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这里,产业融合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果逐步凸显。牛塘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和实力,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城乡共融 和谐家园新画卷:当下,江理工新校区、常州地铁5号线等重大发展机遇在牛塘共同交织。面对最好的“时与势”,牛塘镇于2024年初明确了“一核、两心、四轴、五片”的总体框架发展规划。
“腾出空间,谋长远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牛塘镇党委书记黄铁梅介绍,近三年来,围绕江理工新校区、中央车站等重大战略项目,累计搬迁面积达131.43万㎡。2024年以来,全镇上下以动则必成的100%标准,高效稳妥完成绿色智造产业园、轨道交通5号线等项目的民房搬迁工作,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推进征收项目遗留问题攻坚,江理工项目校区范围、江理工项目安置地块均已实现清零,腾笼换鸟正在成为牛塘实现能级跃升的关键起笔。
片区更新打开了发展空间,而在乡村,广阔土地上也正在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精彩焕颜。丫河、塘口村通过小微水体提升、人居环境亮化、农房改造等方式打造一方“好风景”;厚恕村与西太湖加快推动连片开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风貌改善等,深度融入“两湖”创新区建设大潮。
城乡布局“蜕变”、城乡功能“蝶变”、城乡风貌“嬗变”,最终推动城乡融合“质变”。牛塘镇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及积极引入新项目、新技术和新模式等方式,推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互融 经济腾飞新引擎:在漕溪村虹西路北侧、虹光路南侧的虹溪科技企业孵化器即将交付投用,该孵化器是牛塘镇首个“强村公司”项目。该镇积极探索“村村抱团”“强强联合”等方式,着力打通“沉睡”资源的“变现”渠道,将原先一处废弃堆场变为如今全镇产业发展的“灯塔”工程和城市展厅。
孵化器内,市重大项目——弗斯迈钙钛矿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设备项目已率先进场装修,建成达产后,产值预计达到2亿元,入库税收500万元,预计新增就业人员突破100人,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低效用地“改头换面”,存量企业“提质增效”,牛塘镇始终坚持以经营的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原常州市旦盛纺织品有限公司43.6亩建设用地完成出清,围绕“1+3+X”产业体系展开新项目招商;成立于1995年的江苏新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搭乘新能源产业“东风”,大力推进智能电网GIS组合式电力设备项目;常州市锦顺纺织有限公司“跨界”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零部件项目;恒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扩建厂房,为新的自动化焊接零部件项目添砖加瓦……牛塘镇向“工业存量”要“发展增量”,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双融并进 城乡发展新篇章: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牛塘镇的民生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镇中心,全长约1.8千米的镇级河道——乱子浜通过治理实现生态蝶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7条小微水体完成整治,点缀百姓的家前屋后;丫河村与漕溪村分别创成市级小微水体示范村和区级小微水体示范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生态环境由点及面,扮靓风景。
牛塘镇首个老年助餐点在牛塘一社区揭牌投用,助餐标准为11元四菜一汤,除个人支付部分外,由区、镇财政部门及镇慈善分会、股份合作社等共同参与剩余部分补贴。截至目前,已有超200名老人完成登记。
作为我区安全生产治理集成改革的试点,牛塘镇还将全镇各类主体划分为284个微网格,择优选聘19名安全生产专职网格员,通过专业力量+辅助力量多管齐下,努力实现安全善“治”。
教育提升、医疗改善、社会保障、生态振兴……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提升了牛塘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实干,坚持,速度,进取,凝聚,汇聚成“牛塘精神”。在这里,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交相辉映,乡村振兴与城镇发展同频共振,共同谱写着“魅力现代城 幸福金牛塘”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