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叮铃铃……”悦耳的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背起书包,欢快地踏出校门。新修的混凝土路平坦宽敞,家长们早早将电动车有序停放在划定的区域,等候孩子放学,形成了校门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营造良好校园周边环境,规范牛塘小学西门周边交通秩序,近日,牛塘镇对校园周边道路及设施进行了“微改造”,既保障“平安值”,又提升“舒适值”。
及时倾听诉求,建设等候区域:牛塘中心小学西门路段两旁主要以绿化带、人行道板为主,家长接送孩子等候活动空间较小。上下学高峰时,校门口人头攒动,非机动车随意停放,把原本就不算宽敞的双车道路面,挤成了单车道,家长们既要在人群中寻找孩子,又要在车缝中找寻通行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打造舒心、贴心的校园周边环境,应学校师生及家长诉求,镇建设办对牛塘小学西门进行了系列“微改造”。
科学制定方案,筑牢安全防线:为了确保“微改造”有序有效推进,牛塘镇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展开前期调研工作。镇文广教体、公用事业岗会同牛塘交警中队多次派员实地勘察,结合牛塘中心小学西门的地理位置、周边交通状况以及上下学高峰期学生流量等因素,精心考量,科学规划出了适宜非机动车停放的家长等候区域。这些区域大多紧邻校门却又不干扰正常交通,同时能够容纳数量可观的非机动车有序停放,方便家长能够第一时间接送孩子,有效减少了安全隐患。
因地制宜实施,让出安全距离:同时,牛塘镇在校园周边因地制宜将道路进一步拓宽,把绿化带向内移植2.5米,“让”出了安全距离,并对该路段进行道路硬化、地基加固,拆除破损老旧隔离栅栏、U型管共计190套,增设警示柱及警示标志牌141套、M型隔离栅栏62根、家长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提示牌、家长等候区提示牌、禁停牌,铺设混凝土425平方米,恢复人行道板90平方米。地面清晰的停车标线,如同给非机动车划好了“专属座位”,有效减少了学生家长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现象。
每一次“微改造”,都是对城市面貌的一次优化和提升,是牛塘镇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也是民生关怀的具体体现。未来,牛塘将有更多的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迎来类似的“微改造”,而越来越多的“小切口”将持续带动“大提升”,让变化“可感受”,让美好“可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