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9月12日,2025武进—吉林大学创新合作发展大会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举办。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国兴,区委书记沈东,区委常委、西太湖党工委书记徐俊参加活动。
自2017年常州与吉林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以来,武进与吉大的合作也愈发紧密,合作成果丰硕:352名吉大毕业生在武进就业安居,威图流体等一批校友创业项目茁壮成长。2022年,吉林大学(常州)技术转移中心落户西太湖,与腾龙股份等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40余个,产学研合作累计金额超千万元。今年4月,由王东旭教授领衔的吉序生物又成功落户西太湖,不仅填补了国内中大体型疾病动物模型市场的空白,更为双方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现场举行了吉林大学成果转化职业技术经理人聘用仪式。常州优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学研项目签约落地,标志着校地合作在实体项目落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超硬材料与高压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多功能超硬材料研发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西太湖作为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已形成涵盖石墨烯、碳纤维、特种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多元化产业集群。现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与吉林大学高压与超硬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签约,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科研优势与西太湖的产业生态优势,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让顶尖的科研成果走出校园、落地生根是大会的目标。西太湖成立高校联盟天使基金,后期将为高校成果在西太湖的转化应用注入核心“金动能”。
大会还发布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揭榜挂帅”需求。吉林大学专家团带来了23项最前沿、最新的待转化成果,相关技术涵盖常州市“1028”产业体系多个重要领域,包括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等。
科创飞地集人才培育、项目孵化与协同创新于一体,助力跨区域产才融合、校地融合,最终实现"研发在吉大、产业在园区"的共赢目标。大会现场,吉林大学科创飞地、吉林大学(武进)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揭牌。
会后,吉林大学带来了技术转移项目展演,学校、企业、“双招双引”部门、基金等进行了对接交流。
本次大会是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深化校地合作、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双方将依托新成立的平台和机制,在新材料、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堵点,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和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