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先诺新材在西太湖竣工投产
发布日期: 2025-05-23    来源: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经过23个月紧锣密鼓的奋战,5月23日,省重大项目江苏先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今年产量预计将突破600吨。

作为国内外首家实现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量产的企业,先诺十年磨一剑,将聚酰亚胺纤维推向世界舞台,始终坚持创新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不仅实现了国际领跑,更在航空航天与民用消费品市场同步发力,勾勒出一条自主创新与产业化融合的发展路径。

聚酰亚胺素有“高分子黄金”“材料之王”“解决问题能手”等美誉,其耐极端温度、高强度、高阻燃、高绝缘、低密度等特性,成为航空航天、微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的刚需。聚酰亚胺薄膜、浆料等产品中的高端品牌长期被国外巨头主导。而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由于其制备技术难度高,在国际上始终未取得产业化突破。2013年,北京化工大学武德珍教授带领技术团队,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开启了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的产业化征程。

10余年间,团队攻克了纤维高强高模化系列核心技术,建成全球首条年产30吨和100吨聚酰亚胺纤维生产线,产品强度也从早期的3.0GPa迭代至4.5GPa,模量从90GPa突破至200GPa。截至目前,公司已获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核心技术成果于2023年斩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

在航空航天、安全防护等领域,聚酰亚胺纤维经历了严苛的验证考验。“由于是创新产品,没有应用基础和典型案例,必然要经历对纤维产品本身和所制备下游产品的系统评价和考核,一些领域验证周期需3—5年,有的则更长。最终,聚酰亚胺纤维以承载能力更强、空间环境服役更可靠等优势,成为某些航天器件上替代其它进口材料的‘硬核选项’。”武德珍介绍。

先诺产品走入大众视野的破局始于一双跑鞋。去年,特步发布了新一代高端跑鞋,也意味着聚酰亚胺纤维进入量大面广的民用消费领域。作为我国奥运健儿同款跑鞋,其核心碳板材料使用了“黄金搭档”聚酰亚胺纤维,解决了传统碳板在重量、强度与韧性之间的平衡难题。武德珍透露,双方历时两年多的研发验证,从运动科学测试到材料结构与性能优化,最终将这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同时,在电子产品、运动装备等消费领域的优势逐渐显现。

创新驱动下,先诺技术的突破从未停歇。目前,公司有20余人的研发团队,由6名博士领衔,核心成员多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并长期与北京化工大学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在聚酰亚胺材料领域持续深耕。站在新产能释放的节点,先诺以国内市场为基,着手布局全球市场,从航天产品的“隐形卫士”到日常消费品里的“黑科技”,其编织的产业链正辐射向更广阔的天地。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