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2月11日上午,绿建区召开企业发展大会,贯彻落实市、区企业发展大会要求,激励园区上下坚定信心,崇尚实干,勇争一流,共同谱写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金才,区政协副主席、绿建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宁,绿建区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园区企业代表参加大会。
回顾2024年,园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崇尚实干、勇争一流”的鲜明导向,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承压前行,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园区全年开票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制造业与服务业税收增长超7%。全年净增高企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突破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完成75家,较2023年增长36%。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获评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在绿建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区绿色建筑产业实现总产值超1050亿元。砥砺奋进,双招双引突破有力。成功招引居光智能涂装机器人项目、万真能源安全总部、康普瑞车辆暖通总部基地等多个总部类项目,落地济铃新能源、超腾碳汇等一批优质载体类项目。全年完成科技项目招引超45个,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5家,项目数量与2023年相比增长约4.5倍。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超6亿元,竣工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江理工新校区项目完成总投资38亿元,完成整体进度的约60%。奋发有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全区新增绿色建筑项目约18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超150万平方米,新增海绵城市占地面积超100万平方米。配合西太湖成功申报省级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绿建区获评全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并被列为全区(近)零碳产业园先行示范园区。长三角碳管理体系研究院获生态环境部“碳达峰碳中和公众宣传基地”授牌。
向奋斗者致敬,为企业家喝彩! 大会为重大贡献、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等获奖企业颁奖。会上,常州领威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江苏新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建新、江苏申达检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达作交流发言。
徐宁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挑战和机遇并存,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正聚于绿建区,同样也惠及企业。一是绿色发展之势,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国家“双碳”战略、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常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叠加,进一步释放了更多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红利。区委、区政府也赋予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要求深入打造双碳工作品牌,推进近零碳示范园区建设。希望广大企业家坚定信心、谋势而动,紧跟绿色低碳发展的大势,在推动绿色产业集聚、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精准发力,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二是科技创新之势,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园区集中汇聚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作为这些产业崛起的核心驱动力,将持续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希望广大企业家向新求变、顺势而为,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以技术改造焕新产业、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在产品迭代、技术更新等方面形成优势、赢得未来,在“新赛道”上不断抢占“新优势”。 三是政通人和之势,为企业发展厚植沃土。绿建区始终把企业和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路上风雨同舟、携手同行。企业是绿建区发展的坚实支撑和关键力量,企业家是最宝贵的社会财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底气所在、希望所在。
徐宁强调,绿建区将用服务温度提升发展速度,真正让广大企业家在绿建区发展更顺心、投资有信心、创业最省心。 深耕产业生态,强链延链补链夯根基。围绕打造“科技型精美园区”的要求,把培育科技创新作为关键抓手,着力推动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绿建+智联网、绿建+新材料、绿建+新能源、低碳未来产业,加快集聚一批绿建科技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低碳企业总部等领域的服务业企业和“小精尖”“优特美”的精美科技型企业,增添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壮大创新主体,培优培强培精蓄动能。加大对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构建以企业成长为主线的“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构建层次分明、枝繁叶茂的“企业生态雨林”,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质态好的新兴产业企业集聚高地。加快引进和培育建筑科技、绿色低碳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做强做优长三角碳管理体系研究院、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聚焦贴心服务,提质提效提档优环境。建立“一企一档一策”的长效服务机制和职能处室联动服务工作清单,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切实解决企业难题,真正做到为企业纾困解难、与企业同甘共苦、携企业共创未来。政策要直达快享、办事要加速提优、交往要清而有为,营造企业集中精力抓创新、谋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