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2月8日上午,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以“新质两湖 实干担当”为主题,召开2025“两湖”创新攻坚年企业发展大会,在园区上下凝聚起“崇尚实干 勇争一流”的精气神,为企业发展稳预期、添信心、增动力,以更昂扬的精神面貌投身“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建设的工作中。
今年是西太湖作为“两湖”创新区核心区正式启动建设的第四年,从“两湖”创新推进年、“两湖”创新突破年到今年的“两湖”创新攻坚年,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作出的贡献。为此对于“新春第一会”的考量,区委常委、西太湖党工委书记徐俊旗帜鲜明传递出园区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信号。他强调,西太湖将一如既往当好企业发展的最强后盾、最佳拍档,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机遇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政企同心、携手同行,实现企业与城市双向奔赴,城市与企业共同成就。
西太湖管委会主任孙洋主持会议,园区领导徐新波、胡延红、顾琴仙、蒲启城、周栋、沈立人参加会议。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辉煌。2024年,西太湖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两湖”创新区建设各项事业取得突出进展。
城市显示度不断增强。首栋总部大楼苏澳大厦加快施工,地铁5号线先导段全面开工,腾龙大道一期通车、二期快速推进,华师大附属西太湖学校主体封顶,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今年将迎来首批学生,常大西太湖校区三期建成,金新西太湖创新港、长三角创新创业港二期如火如荼建设。
主导产业稳固有力。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新经济“一高四新”产业齐头并进,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5个、3000万元以上29个、科技型项目65个;入选省重大和重点民间投资项目5个、市重大16个、区重点46个,省、市、区入库重点项目数均为全区第一。
未来产业加速成长。氢能产业累计集聚企业37家,合成生物产业累计集聚企业47家,石墨烯创新中心成立石墨烯二维半导体实验室,富烯科技等4家企业上榜江苏省前沿新材料未来产业前20名,细胞研究院加入全省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筹建省细胞和基因技术标委会、全球首创的细胞治疗肿瘤项目在常州二院启动临床研究。
企业更具创新活力。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5家企业获评潜在独角兽,24家企业获评省瞪羚,新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有效高企达271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企数全区第一。
振奋精神提境界,鼓足干劲再出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更是“两湖”创新区建设聚力攻坚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西太湖怎么迈?
增强能级,推动湖湾新城向上蝶变。有力有序推进南医大常州校区顺利开学、腾龙大道全线竣工通车、西太湖创新港竣工交付等一批既定项目,集聚资源,努力实现商业综合体、高品质住宅、总部经济区、会展中心、文体中心5件大事实现突破,中央公园大草坪、“两湖”运动天地、滆湖服务区改造提升、马拉松金牌赛事赛道提升等15件小事落实到位。
振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向新突围。科学规划实体产业,孟津河以北和联动片区,按照“产-人-城”逻辑,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实体;核心区按照“城-人-产”逻辑,统筹做好城市经济发展。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完善“一产业一团队一平台一基金”的产业招引模式,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平台合作,不断补充完善产业应用场景,研究制定更加精准的创新发展政策,为企业在西太湖发展营造最佳生态。
激发人和,推动营商环境向优提质。坚持打造以创新创业者为中心的营商环境,有事就服务、无事不打扰,为企业营造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氛围。持续落实挂钩走访联系企业机制,做到政企沟通“零距离”;持续落实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做到问题解决“零停滞”;全面推行项目落地“清单制”改革,做到企业投资“零障碍”。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徐俊指出,在新的一年,希望广大企业家要坚定信心,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政策的支持加上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未来值得期待。也希望广大企业家不忘初心,回归实体经济,持续创新,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逆境中扭转局势、在顺境中行稳致远,引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多做活。更希望广大企业家勠力同心,扎根西太湖,政企同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会上,为“突出贡献”“纳税大户”“亩均英雄”等获奖企业及个人颁奖。江苏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彦、常州联德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江涛、深圳清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清研储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臣作交流发言。
“新春第一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西太湖开局即冲锋、开战即决战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新的一年,西太湖将锚定“两湖创新攻坚年”工作主题,以实干奋进答好“武进发展之问”、以一流标准走好“西太湖节奏”,全力以赴攻坚“两湖”创新区核心区“五年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