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一直以来,牛塘镇丫河村党总支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通过科技赋能、多元共治,在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为了精准发现环境问题,丫河村巧妙借助科技力量,利用无人机“小飞丫”对村域进行全方位巡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了多起违规问题……
重拳出击,还农田以“净土”
丫河陈家村基本农田内曾违规堆放大量建筑垃圾和石料,严重破坏农田生态。网格员张赛飞回忆,当时多次联系负责人要求整改,对方不仅不配合,反而变本加厉地堆放工业产品。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村党总支立即启动联动机制。在村党总支的牵头下,镇综合执法局、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迅速响应,组成联合执法小组。为确保整治效果,村里还专门召开整改会议,邀请负责人、网格员、村民组长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协商。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这片被占用的基本农田终于恢复了原貌。
铁腕治“顽疾”,垃圾场变身希望田野
在陈家村的另一边,又一处长期违规堆放的建筑垃圾让原本肥沃的农田变成了令人头疼的垃圾场。虽然网格员多次上门劝说,负责人总是口头答应却不见行动。“每次都说马上清理,结果过几天又有新垃圾运过来了。”村民张阿姨提起这事就直摇头。
针对这一“顽疾”,村党总支决定采取强硬措施。一方面组织网格党员志愿者做思想工作,收集村民意见;另一方面联合执法部门连续开展三次集中整治行动。最终,这个存在多年的垃圾场被彻底取缔。
筑牢防线,大棚房整治守护安全底线
在推进环境整治的同时,丫河村还重点关注农业生产安全问题。上月起,村党总支组织对全村56处农业大棚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一户一档”安全台账。“有些大棚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负责此项工作的村委委员介绍。
为确保整治成效,丫河村对村域内所有大棚房进行了安全情况统计,并签署《农业大棚安全生产承诺书》。对排查出的12处隐患大棚,采取“党员带头改、邻里帮着改”的方式限期整改。种植户老孙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大棚能用就行,现在才知道安全规范这么重要。”
“基层治理不能唱'独角戏',要奏响'大合唱'。”村党总支书记表示,下一步,丫河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在垃圾分类、河道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牛塘镇丫河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无人机巡查+网格化管理+部门联动”的模式,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展现出新时代农村治理的智慧与担当。未来,丫河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