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在武进绿建区,企业生产线跃出绿色智造的节奏,办公楼宇装上“智慧大脑”,建筑垃圾低语诉说循环再生的秘密。紧扣“绿色低碳”发展主线,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支撑,绿建区正以奋进之志、实干之姿、创新之力,奋力书写“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精彩答卷,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绿色动能。
创新为笔 勾勒产业升级“新图景”
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聚力产业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硬核支撑”,要勇攀产业创新“高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高标准绿色特色园区。绿建区积极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绿色低碳、航天航空等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向下深耕攻克“卡脖子”难题,向上生长构建产业生态,让更多创新主体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常州领威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动态称重技术革新,企业将物流行业的称重传送速度从0.8米/秒提升至2.2米/秒,并率先开发出环线速度达3.5米/秒的交叉带智能分拣设备。技术的重大突破,帮助企业迅速在运输行业站稳脚跟,市场占有率提升至60%以上。在绿建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勇闯“空白地带”、角逐“未来赛道”,涌现出日日争“新”的发展活力。上半年,绿建区获评省级“企业创新能力诊断体检中心”,系全市首个。
为培育创新沃土,园区将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独角兽”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发展长三角碳管理体系研究院、江苏省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同时,持续打响以赛引才品牌,优化双创生态。
示范为窗 打造零碳园区“新标杆”
在绿建区近零碳园区数据大屏前,“双碳”目标的立体画卷徐徐展开:屋顶会“发电”、墙面会“呼吸”、地面由建筑垃圾再造而成……作为全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之一,绿建区实现从绿色建筑领域“先行先试”到双碳领域“先行示范”。目前,园区已建成超低能耗建筑、光伏电站等项目,智能微电网也在加速落地。
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有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绿色转型。从建筑领域“搭积木”到零碳园区“种太阳”,绿建区不是在做“减法”,而是在创造“绿色增量”。绿建区将加速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工作,围绕“一中心三基地”(近零碳园区服务中心,绿色产业集聚基地、绿色建筑示范基地、绿色能源应用基地)的建设目标,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建立绿色降碳管理机制,推动低碳产业创新发展,多维度实践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可借鉴的“武进方案”。
绿色为弦 奏响开放合作“新乐章”
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着力抓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今年以来,绿建区不断擦亮“中欧品牌”,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获评联合国工发组织《工业园区国际指南》中国本地化指标体系示范试点园区,“中欧绿色低碳产业国际合作发展模式”入选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发展案例。与此同时,国际轻质建材集成化应用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施耐德电气(常州)绿色创新中心合作伙伴总部签约入驻,常州市城市更新产教联合体成立,一批创新载体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绿建区将持续加强中欧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加速重点外资总部项目落地,快速形成“一企一园一平台”的产业格局,打造有特色、有实效的绿色创新发展国际示范园和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常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