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从城区主干道4.4万平方米绿化改造的生态蝶变,到6个全国文明村的文明新风扑面;从太湖湾音乐节13万人次的青春盛宴,到强村公司带动3万村民变身股东的共富实践,武进正以全域统筹的战略思维,书写着城乡同频共振、美美与共的时代华章。
美丽乡村蝶变升级
走进嘉泽镇跃进村,柏油马路宽敞整洁,文化长廊图文并茂,村民庭院花草点缀,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景徐徐展开。作为全国文明村,该村创新“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通过电商产业链党建联盟引领736户农户抱团发展,推行“订单式种植+订单式销售”模式,使农户每亩年产值从2万元跃升至6万元。
同样洋溢着文明新风的还有洛阳镇岑村村。在投资700万元打造的网红篮球场边,岑心咖啡馆飘出阵阵香气;标准足球场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该村构建的“1+N”文化服务矩阵,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资源,实现“15分钟文化生活圈”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湟里镇西墅村等6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雪堰镇雅浦村等11个村通过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验收。这些村庄通过创新积分制管理、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创评活动,让文明乡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了“环境美”与“风尚美”的有机统一。
音乐IP赋能城市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13万乐迷齐聚太湖湾,在全曲面连屏打造的多维空间舞台前尽情狂欢。第十届太湖湾音乐节实现综合营收1.2亿元,创下连续5年全国音乐节人数、营收、盈利“三冠王”的佳绩。
始于2019年的“小众狂欢”,已然成长为现象级文旅IP。太湖湾音乐节以“游乐园+音乐”的独特模式,书写了城市与音乐的“双向奔赴”。主办方用“笨办法”打磨服务细节:每日600辆免费接驳大巴穿梭苏锡常,1万余个停车位化解拥堵,3500人保障团队实现45分钟万人疏散的“太湖湾速度”。正如乐迷留言:“这里不仅有最好的舞台,更有最暖的服务。”
音乐节的溢出效应持续释放。雪堰镇串联嬉戏谷、露营谷与田园采摘,推出“景区+乡村”微度假套餐;周边民宿预订量暴涨,常州梳篦、银丝面等特产成为抢手伴手礼。“音乐+文旅”的深度融合,让太湖湾从“流量”变成了“留量”,成为展示武进活力的重要窗口。
抱团发展破题前行
城乡融合发展的根基在于产业振兴。在西湖街道稻香市集,摊主王健正忙着制作手抓饼,这个由政府“包袱”变身而来的市集,是武进区首个区镇联动型强村公司——江苏蠡民富投资有限公司的得意之作。
2024年初,西湖街道聚新家园社区、蠡河社区等5个村(社区)抱团出资2000万元成立该公司,3万村民变身股东。公司接手改造原湖滨大排档,投入950万元打造稻香市集,不仅解决了安全隐患,更实现年收益400万元,带动130余人就业。公司董事长钱伟明介绍,通过稻香市集运营、长汀蓝领人才公寓改造等项目,预计2025年收入将同比增长50%。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全区已培育强村公司增收项目7个,总投资4580万元。这种模式打破了村级经济发展瓶颈,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升级,让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造血型”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