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重大项目是经济稳步发展的“压舱石”。今年,我区共有11个省重大项目,总投资306.6亿元,截至目前3个新建项目已开工;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共11个,总投资7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亿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经济发展“稳”要有“压舱石”,“进”要靠“大块头”。据统计,2025年我区共有11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数量较去年翻了一番,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位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联德智能高温气体传感器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是2025年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3.5亿元,已于近日完成厂房主体施工,即将进行内部装饰。该项目预计年底试生产,明年6月投产,达产后将新增年产800万套智能高温气体传感器和200万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片的生产能力,并建成2万平方米中试化基地。
政府投资建设的省重大项目——常州氢能产业集聚创新中心也在拔节生长。作为该中心下游用氢企业,国科领纤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深度合作,联合攻克燃料电池碳纸和气体扩散层技术和产品,致力于实现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公司刚完成中试测试和工艺确认,产能将从今年底开始逐步释放。”国科领纤总经理吴刚平介绍,过去传统的碳纸做到190~200微米就遇到瓶颈了,进一步减薄会导致性能衰减或均匀性下降,而国科领纤通过创新工艺突破这一限制,可以实现120微米的稳定量产,其产品不仅保持优异的均匀性,更将关键性能指标提升20%,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产业升级进程中,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的有效落地是驱动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引擎。”区发改局局长祁斌指出,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成为主导力量,传统产业也将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焕发新生机。“近两年,武进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改革牵引,产业结构趋优向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不断增长。”
以氢能产业为例,截至目前,常州氢湾已入驻企业38家,“研、制、储、运、加、用、检”全产业链图景清晰可见。预计到2026年,常州氢湾将引育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超60家,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