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 我区计划到2027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达13500亩
发布日期: 2025-07-05    来源:武进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89亩土地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给出的答案是“400万元/亩”。

武进资规分局利用科负责人卢心淼道出原委:“之前,这片土地是零散的村庄和低效工业用地,土地效益低且环境杂乱。”如今,这片土地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礼嘉振新产业园一期20栋厂房主体建设全面完工,正在进行外场市政收尾,预计今年9月正式竣工。

改造后的园区容积率提升至2.19,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达产后亩均税收将超过20万元。作为产业招引平台,这里将重点招引汽车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等产业,打造创智引擎。

同样一块地,换了“打开方式”,画风截然不同。这种发展逻辑的嬗变,正在武进上演。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武进以乡镇企业为发轫,夯下制造业的根基。近年来,武进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然而,曾经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的低效用地,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掣肘。

2023年9月,常州入选全国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由于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武进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多轮调研,武进结合“危污乱散低”企业出清提升行动和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建立低效用地主动退出机制,推动空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腾笼换鸟”“增资技改”等模式,让“沉睡”的土地焕发新生。

去年3月,武进制定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完成了低效用地及历史遗留用地调查摸底和上图入库工作,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全年完成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用地4498亩。

低效用地的“新生”,带来了产城融合的新图景。距离礼嘉振新产业园不远处,省重大项目江苏源氢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项目二期正在建设中。4年前,该地块原有闲置用地35.88亩、低效用地10.48亩、高能耗用地43.61亩,工业用地容积率仅0.22,亩均税收5.25万元。礼嘉镇决定对家庭作坊和低效高能耗企业进行关停,盘活低效用地近90亩,引入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项目。“项目一期容积率达到1.842,二期容积率达到2.16,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卢心淼介绍。

不仅如此,武进还发挥国有企业在低效用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探索“基金+基地+城市”的发展模式。

以湖塘科技产业园为例,8523亩土地上,曾有不少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纺织企业“野蛮生长”,且区域内多项配套设施缺失,亟待整治。2023年,湖塘科技产业园整理清退低效企业面积约8000平方米,利用原存量用地建设高标准厂房,引导“工业上楼”,将地块平均容积率从1.1提升至2.16。依托江苏国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金“朋友圈”,链接创新资源,吸引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新能源等三大产业领域的160个项目签约入驻,亩均税收由不到1.5万元提升至30万元以上。

盘活“沉睡”的土地,为新质生产力腾出发展空间。武进系统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专项规划(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完成再开发13500亩。为达成这一目标,武进将加强有效市场参与,推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强化土地复合利用机制,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真正用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最好的地方,形成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武进经验”。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