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追青逐绿 尽享“生态红利”
发布日期: 2025-05-21    来源:武进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5月的武进繁花似锦,绿树成荫,清澈的湖水碧波荡漾,其上群鸟嬉戏。近年来,尤其是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开展以来,武进区坚决扛起太湖治理上游区域应有担当,明确太湖治理“一号工程”地位,书写下厚重“生态答卷”,蕴藏着生机、流淌着“金银”。

民宿老板的“碧水账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雪堰镇得到了很好的实践。7.8公里太湖岸线,不仅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水源条件,更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让靠湖而生的居民切实享受到“生态红利”带来的经济收益与生活品质双重提升。

太湖沿线,半塘生态园民宿老板吴燕兰有个特殊习惯——把生态环境变化和收支同步记录在账本上。

翻开这本蓝色封面账本,上面清晰记录着:2019年9月28日,采购除臭剂570元,备注:今天退房2间,上海客人说“水像绿豆汤”;2022年,安装雨水回收系统花费3.8万元,但次年水费节省40%;2024年,夏季因太湖水质达Ⅲ类标准,入住率同比提升35%……最新一页显示,“五一”假期,80%客人选择包含农家乐的“生态套餐”,单日房费溢价30%仍供不应求。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钱袋子’也鼓了。”经营了多年民宿,吴燕兰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接到避暑游客住宿订单,入住率完全不用愁。”今年计划新建50亩生态农场,依托太湖优越的生态基底,打造集传统农耕文化体验、有机果蔬生态采摘、滨湖自然康养疗愈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形成“农旅融合、景田共生”的特色产业模式。

吴燕兰的“碧水账本”,成为生态经济的鲜活样本。当地人明白,唯有坚守生态保护的底线,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太滆村成立蓝藻打捞队,近90名退捕渔民“洗脚上岸”,从“捕鱼人”变为“护渔人”;雅浦村将护湖写进了村规民约,在落实村级河长责任制的基础上,还设置了排班表,村民按表“值班”,到湖岸边捡垃圾、打扫卫生;新康村通过密植增绿、节点添绿、见缝补绿等方式,为水环境生态增绿添彩。

湖光山色中,人与湖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作为太湖治理“桥头堡”,雪堰镇在生态保护的长卷中勾勒出鲜活的剪影,在这片碧水青山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绿水间的流动风景

春末夏初,骑上自行车,沿着滆湖蜿蜒的湖岸线前行,湖水如镜湛蓝,波光潋滟;堤岸叠翠成荫,鸟语相闻。

区自行车协会理事、新天地骑行车队队员齐海翔看着眼前的美景,情不自禁拿起手机拍摄,“滆湖风景怎么看都看不够,手机相册都快装不下了。”随后,他将一组“九宫格”照片晒在微信朋友圈,主题为“520·西太湖”,记录的是车队从早晨5时20分出发,在滆湖边骑行的飒爽英姿和美丽湖景,不一会儿,就收获了上百个点赞。

“以前我们骑行队组织活动,一般都是去一些偏远的地方,或是找一条平整的道路‘闷头骑’,如今在滆湖畔骑行,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沿途美景,感觉真不错。”有着十余年骑行经历的齐海翔,伴随着飞转的车轮,成为了武进生态变化的见证者。

对于曾经的滆湖,齐海翔的印象很深:湖边总有股腥臭味,水体也不算清澈,实在算不得骑行的好线路。如今,湛蓝天空下湖水清澈,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偶尔还能看到各种珍稀的鸟类在湖面上嬉戏、觅食,颇有一种“人在画中行”的韵味。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两年甚至能在滆湖看到“水下森林”的绝美画面。天气特别晴朗的时候,他会和队友们“慢”下来,用手机镜头记录下这些生动变化。在齐海翔的带领下,越来越多自行车爱好者成为生态保护的宣传者。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去年,我区滆湖北水质已跨越式提升至Ⅳ类,今年全区滆湖综合治理主要目标为稳定达到Ⅳ类。围绕这一目标,除了在湖心区全面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外,我区还将于年内全面完成滆湖1500万立方米生态清淤工程,其中,湖区800万立方米淤泥全部上岸,并将继续推进滆湖近岸带水生态修复工程,力争通过“物理隔离+生态修复”组合措施,为市民交出更优质的滆湖“生态答卷”。

生态守护的小小卫士

“它像天空撒落在大地的翡翠,希望太湖永远清澈美丽,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守护它。”近日,漕桥小学“蓝色小分队”成员张文萱在日记本上写下给太湖的一封“情书”。

前不久,漕桥小学以“行走母亲河 共护太湖美”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将课堂从室内搬到了漕桥河边。漕桥村党总支书记顾立军向学生们讲述着漕桥河的前世今生,并将近年来漕桥河治理的故事向他们娓娓道来:“漕桥河是太湖水系的一部分,其水流最终汇入太湖,对太湖的水量补充和水质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孩子们听得入神,不仅了解了漕桥河的治理历程,更深刻认识到太湖保护的重要性。

我区持续致力于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理念灌输到学生心中。本月,东龙实验小学的“未来宜居家园”研学课题正式启动,由学校老师及常州湖畔自然学校专业老师带队,带领全体二年级学生前往绿博园等地,实地了解雨水花园、垂直绿化、海绵城市等环保技术原理;从区生态办发车的“生态巴士”自2023年5月首发以来,带领学生及家庭深度体验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前往晓柳新风“口袋公园”、洛阳镇圻庄村、滆湖低碳公园等地参观调研,并邀请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鸟类协会成员等担任特聘讲解员,传授专业生态知识,让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通过实地参观与互动体验,主动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